母亲

24(齐帆齐微课)

我家向来吃饭气氛很好。

那个年代,妇女以居家务农、养育孩子为主,母亲不光干地里活手脚麻利,而且厨艺了得。

听父亲说起哪里吃到什么美味菜,母亲定会去打听烹饪方式,回家照做,深得父亲称赞,哪怕是一碗汤面,父亲都能吃出省城高档面馆的味道来。

母亲平时经常做我们姐妹俩喜欢吃的,尤其是晚上这一顿,中国传统习惯就是晚餐丰盛一些。白天干活的停工了,上学的回家了,一家四口坐一起可以慢慢享用晚餐,母亲就格外用心地做这一顿。在我记忆中,童年时期,母亲可以做到天天不同餐,变着各式花样。因此,我和姐姐从小对食物很有欲望,难抵美食诱惑。

父母幼年时从遥远的山区搬迁过来,常常谈起他们小时候的主食是糙口的玉米和面食。家中,母亲经常做面食,各种馅儿的包子,不同口味的面包,手工打面,各种饼,蒸的煎的,还有手工水饺。馅儿不同,模样不同,口感各异,有咸有甜有辣,爱死了。现在回想起来都直流口水,我们俩都被她培养得喜好面食。

除了各种面食,母亲拿手的菜肴也很多。过年过节,外婆家的亲戚也好,还是父亲这边的亲戚,都喜欢上我家吃饭,饭桌上总能听到大人们啧啧称赞的声音,几位妯娌不断问询烹饪方式,怎么烧就成了饭桌上一个重要的话题了。

01

今年年初,母亲得知我们回去,特意做了菜肉包。听说有包子吃,心情贼好。吃饭时刻,老姐笑着说:“你姐夫不信,你有八九个包子好吃。”

我还没搞清楚啥情况,姐继续说:“上次我和你姐夫说了,妹子最喜欢吃包子,有一次外乡读书回来,老妈做了妹子喜欢吃的包子,你那一次吃了八九个,可能是好久没吃到老妈做的包子,外面伙食也一般,正好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很好!”

我听了嗤嗤笑,有这事?不记得了。

“你姐夫听了不敢相信。”姐笑盈盈地说着。

“我那时这么能吃?都怪老妈做得太好吃了。我记得读初中的时候,有一回放学回家,妈做了纯肉包子,跟店里做的一样,对面那个邵叔叔吃了都停不下来。”

说着说着,我俩吃着美味的包子,回想着美好的时光。姐姐兴致一来,继续兜出我的老底,绝不手软。

“过年我们做米粿,你说说看,读书那会儿,你最多吃了多少只?”

我咧着嘴巴呵呵笑个不停,估计这个战绩也是无人可比。

见我光笑不吱声,姐姐对着母亲说:“反正我就记得,我们出一笼,她就好几个下肚,再出一笼,她还能接着好几个下肚。妈,你一说乘热吃,热腾腾味道好,她就停下手里活,光顾着吃了。”

母亲乐呵呵帮我解围:“那时她不是在长身体吗?这个岁数的人么消耗多吃得也多。”

“就是!”其实,他们不知道,过去我对母亲做的炒面那叫欲罢不能啊,吃完两碗面,去厨房放碗筷时,敲见那一锅红的辣椒,绿的缸豆,圆圆的豌豆,细细的笋丝,香喷喷的肉丝,色泽金黄的手打面,尤其锅底略带点焦味儿的,最有嚼头。再次面对诱人的炒面,完全遗忘已经吃饱的肚子,站在锅前,又吃了几筷子,十足的吃货哪!

到如今,自己当妈了,总是把自己,把父亲过去经常说的那句:“吃得下就是好事,喜欢吃就多吃。”当做反面教材,告诫女儿喜欢吃也只能适当吃,不贪多。可这小妞也是相当喜欢吃外婆做的饭菜,回老家肯定要先去外婆家吃一顿,这个被外婆一手带到8岁的妞,对美食的热情不比我们姐妹俩少哪。

02

母亲牢牢传承祖辈传统,每个时节传统吃什么就做什么。

那时候父亲心疼母亲太操劳,嘴上总说:简单弄一下就好啦。可母亲很少敷衍了事,从元宵开始,清明、立夏、端午、七月半、八月半、冬至到春节,不同节气节日吃不一样的食物,清明果、乌米饭、粽子、炒面、芝麻饼等等,让我们对节气充满了向往,也因为美食记住了这一天的不同,这一节气的不同。

母亲不光传统手艺不丢失,也常常创新,缘由就是因为有两个挑剔的女儿。

粽子越裹越小,里面的馅儿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样。小时候吃粽子,我专挑出馅儿,厚厚的糯米壳子就偷偷扔进猪食桶,母亲知道后,教训了我一顿,后来我只是把偷偷行为改为吃不下这糯米团,直接交给母亲。再加上我总是在唠叨馅儿太小,母亲也就慢慢从大粽子改做小巧的粽子,头尾中间都是馅儿,米粒成了附属品。后来才知道,做大粽子可是省力多了呢。

粽子里的馅儿有豆腐、猪肉板栗、红枣、笋干、豆沙、绿豆等等,一次做粽子会满足我和姐,还有爸不同的喜好。

母亲见我们眼馋街面上的炒粉丝,那时候挂面很常见,粉丝不太有,她特意到处找,买来粉丝做汤粉丝和炒粉丝。

母亲见我们想吃外面买的糯米饭加油条,她就准备了一晚上,第二天自己动手煮糯米饭,尝试做油条,虽然油条没做成功,但那一粒粒饱满晶莹的米饭配上白糖,味道已经超级棒了。

冬日里,母亲和父亲一起合力酿酒,特意调味甜甜的,每次父亲指着床底下被好几层棉被捂着的酒坛,说再过多久就能开封了,姐姐和我都很期盼品新年新米酒。

夏日里,母亲还学着做各种凉拌菜,她识字不多,学做什么全凭看、尝、想,做出新花样来。父亲几乎每次吃饭都会称赞母亲的手艺,母亲会热烈地与父亲交流哪些地方还可以再如何改善。

一日三餐人间烟火气,最是生动,最是难忘。

03

姐和我各自成家后,母亲特别在意两个女婿是否喜欢她的厨艺。只要看出这两个男人喜欢吃她做的东西,她就特别开心。

尤其是我爱人,他也算是母亲的忠实粉丝。端上桌的菜喜欢吃不算,见我拿些成品回家,他挺开心;有些节气,他会盼着母亲做点传统美食,如若父亲没打电话叫我们去拿,他会念叨:“今年妈没做xxx么?”

母亲知道他的口味和我们相近,做得就更起劲了,多一点?辣一点?淡一点?稠一点?总是在我们品尝后来问问我们的意见。

女儿上小学后,不再与母亲同住一城,自己亲自下厨才知道厨房的活儿有多杂多累多繁琐。一个月后回去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妈,厨房活确实累,这么多年你辛苦了。”母亲当时听了,眼神很温柔。

一到啥时节,没能回老家,就特想念小时候不同节气不同美食上桌,尽情品尝的时光。我荣升厨娘后,并没有把老妈的手艺传承下来,自己女儿就没有这么美妙的时节美食经历了。

女儿总是嫌弃我的厨艺不如外婆。现在,女儿渐渐脱手,个人时间多起来,就很想把母亲的手艺统统学到手,女儿对我这想法是极力赞成,催促我快快去学。

能够将母亲的做饭炒菜、面食酱料手艺学到手,做美味佳肴,看家人享受的模样,极好!

(齐帆齐第四期28天写作成长营,第24篇,2458字,累计42387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7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003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512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825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874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84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1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8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033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309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50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58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8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09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609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440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35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