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肖肖的树洞”,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感悟来自凯伦·伯格的《如何实现有效社交》。为什么有的人能在社交场合谈笑风声?而有的人不善言辞,好不容易发表个什么看法,发现几乎无人倾听后,又默默不吭声了?为什么有些人打一次交道别人就记住了他?而有些人打无数次交道,别人依然搞不太清楚他是谁?这些,都是无效社交惹的祸。
1、建立听众档案:
要知道与你沟通的对象是谁?他想听到什么样的内容?对症下药,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那些在社交场合谈笑风生的人,与人交流时,注意双向沟通,让对方感觉到很舒服。而那些只顾自说自话,不顾对方听不听得进去的人,通常很难讨人喜欢。
2、93%法则:
一个人留给他人的印象,93%来自他的言行举止、语音语调和给人的感觉。你说的内容再精彩、再有用,当你同时伴随着抓头发、抠鼻子、时不时吞咽吐沫之类的小动作的时候,是很难讨喜的。
作为媒体从业者,常常看到主持人出像时,走路带风。总觉得自己要是去走,也是那个样子的。可一次偶然机会,为了试镜头、真正让我去走位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是如此的幼稚。驼背、眼神飘忽,一点儿精神头都没有。这样的状态下说出来的话也是有气无力的。
录视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它让能你知道自己哪里不对劲,然后去一点一点修正他们。
当然,另外7%的的语言组织也很重要,核心信息简洁,用最简单的词汇击中要害。
3、鱼熊技巧
每一次有效的交流,都像是一次驱车驾驶,重要的是“不要跑偏”。在发现对方有偏题危险时,一边承接对方的话题,同时起头你想说的语句,引导话题走向。
记得之前做新闻记者,在采访时,遇到特别能说的采访对象,比不爱说话的对象还难搞。太能说的常常有偏题的危险,你一个问题,他能给你一串不太相关的东西,这时候适时一句起承转合的话,引出下一个采访问题就很重要。
知道对象想听什么,对症下药;用言行举止为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加分,在沟通过程中运用鱼熊技巧掌握话题走向。
今天分享的三个点,想要变身社交达人的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