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千古佳话。清代顺治年间,宁海古州牟平也曾上演过一出“三顾茅庐”故事。这段故事和当时的于七起义有关。
清顺治五年(1684),栖霞人于七在锯齿山举义,胶东各地民众纷纷响应。牟平“常和尚和张振钢以昆嵛山为根据地,起义抗清。”(1991版《牟平县志》,下同。)顺治七年(1650),于七率众“攻克宁海(牟平),杀死知州刘文淇。后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春,于七又据锯齿牙山叛清起义,常和尚和张振钢起而响应,率众东攻文登,西围宁海。攻城不破,退兵。”
于七义军为扩充队伍,遍访名士,招兵买马。就在第二次攻打牟平城之前的一天,有人向他举荐牟平高陵下雨村有一位名唤孙洪绪的高人。此人正值青年,孔武有力,又受过高人指点,身手不凡,更让人敬佩的是,他德义兼修,乐善好施,深得乡邻拥戴,人送外号“呼保义”。
于七闻听,大喜过望:“这正是我们需要的良才。”当即决定亲自到下雨村邀请孙洪绪入伙。
一行人策马扬鞭,直奔孙洪绪家而去。到了下雨村口,经人指点,于七等人找到孙洪绪家门。大老远他们就看见孙家门前打麦场上一个细腰扎背的汉子正在练武。向导引见,双方互通姓名。孙洪绪热情邀请于七进屋叙话,于七推辞说:“这里视野开阔,景致很好,就不必进屋讨扰了。”孙洪绪看出于七心存戒备,顺水推舟道:“也好。”言罢,孙洪绪一个箭步来到打麦场边,那里放着一个碌碡,足有四五百斤样子。但见他微微探腰,右手伸出两个指头将碌碡撑起,疾步走到于七面前放下。孙洪绪请于七在碌碡上落座。于七见他面不改色心不跳,心中暗惊为神人。宾主落座,寒暄几句后,于七直奔主题,力邀孙洪绪出山相助,共图大业。孙洪绪以“家母年迈,膝前尽孝”为由婉言谢绝。于七悻悻而去。并言还会再来。
望着绝尘而去的于七一行,乡人问孙洪绪:“这等好事为何拒绝?”孙洪绪淡淡地说:“此人出尔反尔,不屑为伍。”
几天后,于七果然置备厚礼又一次走进下雨村。于七指天发誓“苟富贵毋相忘”。孙洪绪躬身致谢说:“承蒙不弃,我担负护村卫众职责,着实难以从命。”于七苦苦相求,孙洪绪终不为所动,并坚持退回厚礼。于七面有愠色,怅然离去。
送走于七,孙洪绪进屋将见面情形禀告母亲。他说:“看样子于七不会善罢甘休。两次登门都被我拒绝,他肯定会再来。咱家恐怕要大祸临头。”于是,孙洪绪连夜将母亲托付族人照顾,将家里收拾利落,躲进村南山丛林中。果然不出孙洪绪所料,于七回到军营恼羞成怒,大发雷霆,当即传下军令:“此人既然不为我所用,将来若辅助官府必成祸患,须早早除之。”
于七亲率大军第三次走进下雨村。探马来报说孙洪绪家门紧闭,人早已不见去向。多方打听得知他躲进山里。于七传令将孙洪绪藏身的大山团团围住,拉网搜查,逼其就范。
大兵压境,孙洪绪眼见无处躲藏,手拿一根护身腊条杆,几个雀跃,甩开搜山军丁,跳出包围圈,在一片开阔地站住身形。他稍定气息,回头眺望山顶,但见,夕阳下战旗如云,兵多将广。此刻于七也早已发现他的踪影,急令军士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铺天盖地,迎面而来。孙洪绪无处躲藏,身中数箭,仰天长啸,倒地而亡。于七让手下割下他的首级,草草退兵而去。
很快,孙洪绪的死讯传到十里外的西洼村他的未婚妻杨氏耳中,杨氏悲痛欲绝,自缢殉节。杨家请人给孙洪绪铸造了铜首,为他们举行了隆重葬礼,将他们夫妇二人和葬在孙洪绪殉难处,并立下一块石碑,上写“望箭泊”以示纪念。
时光荏苒,斯人长逝,唯有“望箭泊”的地名引着那段苦涩的故事传续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