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学逻辑学的时候,学到因果假设漏洞的时候,有两个概念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一个是替代性相关,一个是反向因果。
先讲一下替代性因果,它的意思是,很多你以为是A导致B发生的事情,有可能是C导致的。或者是C同时导致了A和B的发生。
比如F君在考试的前两天老是熬夜,考完试成绩出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考的比平常差很多。多数人一般都会觉得是熬夜导致了成绩下滑。
但也有可能不是熬夜的原因,而是他本来这阵子上课就经常走神导致的。是C导致了B。还有可能是这次考试非常重要,他得了考前焦虑症,这股焦虑同时导致了他的失眠和成绩下滑。也就是C同时导致了A和B。
另一个让我觉得印象深刻的概念是反向因果。反向因果的意思是,你以为是X导致了Y的事情,实际上可能是Y导致了X。
比如你看到某个作家的书卖得特别火,你觉得是因为他有名气,所以才卖掉那么多书。但实际上也有可能是因为他书写的好卖掉的书特别多,这才变得有名起来的。
然后今天听黄执中在小学问中讲对立成因的陷阱时,感觉他好像就是在讲这两个概念。那黄执中是怎么讲的呢,他也举了几个例子。
美国有个机构对一千五百名四到九岁的儿童,做了一个长达四年的关于体罚与智力关系的跟踪。最后测试发现,平常不会被体罚的儿童,比那些接受体罚的儿童平均智商高出了10个点。于是研究机构得出一个结论,体罚小孩容易让小孩变笨。
这个调查正常看上去好像是没什么问题的,结论也似乎很合理。但是真正的原因,究竟是打小孩容易变笨,还是因为笨小孩容易被打呢?这时候讲的对立成因,就是反向因果。
另一个例子,有个研究女性的医学机构对百岁老人进行一系列调查,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四十岁以上能自然怀孕的女性,都能长寿。
但事实上大多数女性三十岁后就很难自然怀孕了,而四十岁以上还能自然怀孕的女性,本身就证明她们的体质比普通女性好太多了,也更可能长寿。
所以可能并不是她们高龄怀孕导致的长寿,而是她们的体质好,同时决定了她们可以高龄怀孕和长寿。这时候的对立成因,就是替代性相关。
黄执中还举了一个他自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有一次他参加一个聚会的时候刚好电视播放了大学生因为失恋跳楼自杀的新闻。这时他的一个朋友就说: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就是冲动,太容易想不开了,遇到点挫折就寻短见。等人到中年成熟了,就不会谈段恋爱失恋还寻死觅活的。
黄执中听完就笑了,说不是什么人到中年就个性成熟不会自杀,而是那些个性冲动的人,在年轻的时候都跳楼了,根本没机会活到中年。现在活的好好的那些中年人,都是那些在年轻的时候失恋没选择跳楼自杀的。
所以你看,知道了对立成因,很大程度上能改变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和对一些结论的判断能力。这样当我们下次遇到一些什么《最新医学证明,这五种食物,千万不要空腹吃》之类的文章,我们就可以用对立成因的思维,判断它到底说的是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