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诚〈孟子〉学习笔记733,尽心章14-24-2》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焉,有性焉,君子不谓命焉。"】
今天是戊戌年己未月甲寅日,六月初九,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
上一节,孟子指出,君子对于天性中的五者之欲,故意推开,不做必求满足的主张,得到或者得不到,又或者所得的多寡厚薄,一视为命运,全然接受结果,采取认命的态度。其中,五者,是指口、目、耳、鼻和四肢;欲,是指每一样都有独立的与生俱来的意志,如口对美味、眼对美色,耳对好听的声音,鼻对香味,四肢喜安逸。
这一节倏然跳开去,另起一局,神!
孟子接着说,君子对天性的看法,并非只有推开一种,还有另一面。什么时候推开呢?遇到形体嗜欲之时,虽属天性,也推到一边,惟视为命运而已。 但是,又有一时,则以天性为重,绝不推诿。仁在父子之间,义在君臣之间,礼在宾主之间,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以上五者能够实现与否,一方面既属于命运,另一方面又有本然的天性成分,对此,君子不把它们全部归为命运,因而努力去顺从天性,求其实现。实现什么呢?仁义礼智天道。
首先,为什么说可以将仁义礼智天道,视为命运呢?因为天地之间,到处都有由不得自己的,顺逆常变,视其所遇;清浊厚薄,视其所禀,岂非命运?
那么,为什么君子偏又不视其为命运,反视其为天性呢?君子认为,天性属于分内之事,原本就难以做到尽性,如果再以命运作为借口推诿出去,则一切扶持、人纪变化气质的功夫就要废弛怠尽了,若忍心如此安心于自暴自弃,那就将无所不至了。君子以成德为行,所以将前面五条希圣尽伦之事,一概承担,只言天性当尽的责任,而不说这是命定之事。
张居正先生讲解说,以上两节之意,表面上看是相反的,实际上却是相成的。一个人,只有能够做到安于命运,而后能立命,立的什么命?天命。只有做到能忍性,而后方能做到尽性,这就是儒家的功夫要诀:克己复礼,寡欲养心。
《了凡四训》中,云谷禅师说,孟子说"夭寿不贰,修身以俟命",表面上看起来是矛盾的,短命和长寿不仅不贰,反而是至贰啊,怎么可能没有区别呢?在常识思维而言,确实如此,但是,越过常识思维就会发现,一念不动处,夭寿就是不贰。什么是一念不动处呢?我的理解是孟子所说的"不动心",秉着浩然之气,荡荡巍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坦荡胸𦡞与坚定信念。
如果再细分来讲,"丰歉不贰,然后可立贫富之命。穷通不贰,然后可立贵贱之命",这样一种不为外境所动的信仰,拥有非凡的力量,可使贫者富,而使富者更长久;可使逆者顺,而使顺者更为发达。"夭寿不贰,然后可立生死之命。人生世间,惟死生为重,曰夭寿,则一切顺逆皆该之矣",能把生死看透,甚至培养出将生死置之度外气概,就能立命。孟子讲立命的学问,只讲到短命与长寿,并没有讲到富和贫,发达与不发达,但都包括在内了。"至修身以俟之,乃积德祈天之事,曰修,则身有过恶,皆当治而去之。曰俟,则一毫凯觎,一毫将迎,皆当斩绝之矣。到此地位,直造先天之境,即此便是实学"。孟子所说的"修身以俟之"这句话,是说自己要时时刻刻修养德行,等同于积德祈天的事。说到修字,就是指身上但凡有过失,就该一个不留的改正去除。讲到俟,就是指心念上但凡动了一毫不善之念,即刻呵斥警示自己,当下斩掉不好的念头,断绝此念。到了这种地步,就到了"变化气质"的先天之境,只有到了先天之境,才叫做真学问。
立志必造先天之境!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孟子>》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孟子正义》焦循著
《孟子与尽心篇》南怀瑾讲述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