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是公历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在中国的北滨城市大连,开始了这段漫无目的杂念,以作为对这一天的纪念。
翻开朋友圈,到处都是烟花表演的图片,在跨海大桥的上方,呈现出一幅幅不同的画面。亚洲最大的广场,星海广场里人山人海,据说沿着大桥的海滨都站满了人,宾馆也早在几天前都被预定了出去,只为一睹今夜的烟火。可以想象,在表演之前,整个城市的交通,地铁、公交、出租车,还是私家车,像闻着蜜一样,从大连的各个地方,向这里蜂拥而至。是因为烟火很美吗?
也许正是因为这是2017年的最后一天,配上刹那绽放的烟火,更让人觉得错过了,便是错过了,再也回不来了。小孩期待着长大,而大人却在焦虑中感概时光匆匆。最后一天,才意识到时间如此之快,虽然曾经有360多个日夜,可到了这一天才发觉,日子没了。一年的初始,便是365天的倒计时开始,往往最后才会让人珍惜。
我曾想,抛开四季循环不谈,如果没有年这个单位,人一辈子70年换算成25550天,从出生开始便开始倒计时,那样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没有了年,不会再有中途的叹息,纵有烟火表演,恐怕也不会让人有如此契合之感。
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一天结束后,休息下来,感叹一天的时间不够自己挥霍。到了年尾,一年也就如此过去了,看着烟火,感概更浓。
打开简书,随便看看,发现这几天年终总结出现的频率很高。一年之尾,坐下来盘点盘点,看看兜里又积淀了多少;看看技能又否增多,知识有无增厚,情感圆缺与否。回过头看看,看看得失,为将来开路,而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回忆与记录。
虽然脑细胞很多,可接触到的信息量更大,想记住的也好,不想记住的也罢,随着时间的流走,终究在脑海中会一点点变淡。文字、照片、声音、视频等等都是为了记录不同的信息,可味道、香气和那熟悉的温度,却是如此难以记住,到后来就变成了幻想。一年总结,便是记住想要记住的,留住以后不愿忘记的。
纵使,年尾及时总结,往往也是抓耳挠腮,不知道这一年究竟是怎么过去的。只记得去了几个地方,做了几个项目,生日时谁为我庆生,那一天又是怎样的纪念日,某一刻共同为某事而庆祝......记住的基本是笼统的数据,做了几件事,完成了几个任务。想必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那几幅画面,它能从繁多的现实中脱离而出,表明了他们对自己内心的触动。多情、敏感的人,一花一物,一草一木,都有可能带给他不同的,甚至是极深的触动,年尾回首,往事便历历在目。那理智、粗糙的人呢?
常常听人说,一年到头,回首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只记得做了几件事,这一年就没有了,有一种空白感,好像那一天不是自己在过。仔细看看可以发现,还剩下的寥寥几幅画面,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便是让内心有所触动。心弦有粗细,有的人就是难以拨动,而仪式感应该是很好的良药。结婚的人,特别是女方常常会提及结婚纪念日,在纪念日的夜晚,不管工作如何,天气如何都会早早的回到家里,一番精心打扮和布置,繁星之夜,烛光之下,开始了一年中独特的一刻。精心的准备、内心的重视,正是记住这一刻,记住这一刻的不同,记住这一刻背后的感情。本是平凡的一天,因为他们,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时间很快,而留住他的唯一方法,便是赋予它专属的意义。告别2017,迎来2018,这是一个仪式,一个说服自己涅槃重生的仪式,这一天由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