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做家里的老大很吃亏,父母好像总是偏爱第二个孩子或者最小的一个孩子,自己慢慢的受到了忽视。
很多时候还得像个奴仆一样去照顾着更小的孩子,你费尽心思的照顾好,父母最多是摸摸你的头说宝贝真棒,又或许只觉得那是理所应当的,不觉得有什么,毕竟你是老大。
你感觉孩子很烦一甩脾气走人,父母似乎就会立即跑到你面前质问你,眼神里流露的尽是失望。
我们总是在父母不知道的情况下委屈巴巴的望着他们,好像有说不尽说不清的难过。
爸爸妈妈,在他出生之前你们那么爱我,现在怎么对我那么冷漠那么没有耐心啊?明明不是我的错,为什么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训我?我们好好幸福的一家被他闹成这个样子,他真是个害人精,好希望他消失!
你们让我干这干那,理解这理解那,可我还只是个孩子啊!如果你们真的还像之前那么爱我关心我,我保证会和你们一样爱他,我可以做个有爱的小大人,但做不到被孤立的小孩子啊!
我知道这种事情屡见不鲜,父母一味地告诉我们,我们大了,凡事都要让着小的孩子。其实我们也不是不能理解父母的这种想法,只是让需要我们考虑过之后主动去让,而不是被父母想当然的决定,也许结果一样,但心理上的差别实在太过悬殊,毕竟主动给和被抢恐怕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混为一谈。
这是现在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是家里面的第一个孩子,但我那时候基本没体会过现在这种感觉,或者说这种感觉对我来说不是在我的童年中占最大篇幅的,以后吃亏是当然的,但独宠的那段时光是吃再多亏也换不来的,那简直可以说是一种运气。
我是我这辈第一个孩子,在我出生时,老爷老奶奶都还在,他们有三儿三女,我爷爷是老大,然后我爸爸也是那他一辈第一个孩子,接着就是我,在我五岁时,家里面孩子才陆续多了起来。
意思是在我出生到五岁,这一大家子人就我这么一个孩子,虽然那时候有些重男轻女,应该是有两个人并不对我的出生表示欢迎,其他人还是相当喜欢我的,因为我这个人真的挺讨喜的。
我们那时候不流行上幼儿园,我五岁上学(算早的了),所以我疯狂的玩了五年,真正的孩童时光,我一点都没拉下。
那时候没有人把起跑线挂在嘴边,我呢,每天想的就是怎么玩,晚上做梦都在叫小伙伴的名字,也许玩就是我唯一需要绞尽脑汁去做的事。
记得我学走路的时候,说起来挺惭愧的,在走之前我爬了非常非常长的一段时间,没错,就是那种跪在地上手脚并用前进的爬,我爷爷怕我学走路摔着就让我爬,爬多了膝盖硬邦了就站起来了。
我学自行车的时候是我二爷爷在后面扶着,我非常清晰的记得,我们在马路上转悠了很多个来回,我慢慢学会了蹬半圈,始终害怕蹬一圈,渐渐的,我尝试了一下,成功了,我高兴的穿过一条条路,大人们都夸我会骑自行车了,我永远记得一路狂喜骄傲的样子,仿佛做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我记得我姑姑喜欢给我买很多我喜欢的东西,特别是会给我买衣服,我脑子中的姑姑总是手捧着一件漂亮的白裙子,说送给我的,让我先试试。
我小时候喜欢荡秋千,白天找小伙伴玩,晚上呢,就让我爸妈用床单来回晃我,一晃我就咯咯大笑。我还喜欢在被窝里来回的爬,我爸妈就在两边撑着,我就快速的爬过来爬过去,我妈现在每次说我小时候都会提起我这个事。
还有就是我是这片孩子中的老大,我呢,算是一个很仗义的人,记得我最懵懂的时候的一个QQ名就是侠义天下,这就注定了我这个人说好听了就是爱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难听了就是爱多管闲事。很多时候都能见到人家俩人吵架,其中一个咄咄逼人,另一个闷头不说话,我就上去插上一手的情况,说实话,我感觉我小时候战斗力真的好强啊!
白天回家除了渴或者饿就没有其他原因了,每次回家刚想喝一大口水解渴时,我爷爷就拦住我,说别喝凉水,准备好的茶已经能喝了,我就一饮而尽,继续跑出去疯玩。
我小时候上学前班的时候,我爷爷就接送我,我坚持要自己去自己回来,于是我爷爷每次就送我到路口,放学就到路口接我,帮我拿书包。
现在想想,我真的很幸福,做老大呢,势必是要牺牲点东西的,但比起这段独宠时光,我想什么东西都变得无关紧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