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曾生育,却成为一名伟大的母亲。她膝下无儿,却有一群孩子亲切地称她为“张妈妈”。
她就是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并全部身心投入到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和儿童福利事业的张桂梅老师。
96年丈夫离世后,张老师从大理去到丽江的山区。原本只想忘却爱人过世的悲伤,在这里,她却看到了山区贫困孩子一张张渴望知识的纯真面庞。
爱的本能让她在山区扎下了根,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学习状况,她节衣缩食,每天的生活费不超过3元,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学生身上。
曾经有一个傈僳族的小男孩,常为没有生活费而发愁,学习下降很快,成了班上的倒数几名,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几次提出退学的要求。
可只有两个月就毕业了,看着这些缺少文化的贫困山区的孩子中途辍学,怎不叫人痛心?于是,张老师从自己的工资里每星期拿出30元钱给这位学生,帮助他完成初中学业,学生很感动,成绩也有了明显好转。
张老师还请12名给长期不能回家的学生上饭馆改善生活。猪蹄汤,回锅肉,学生吃得好开心,可结账时,个个傻了眼:“张老师,我们不知物价这么贵。”她却说:“只要你们安心学习,比什么都强。”
心系学生的张老师还用自己不高的工资为贫困学生购置避寒衣物。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发高烧,张老师得知后,立即赶到宿舍。
当她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盖着薄薄的毡子时,心情十分沉重。她当即含着热泪把丈夫逝世留下的唯一的纪念物——毛呢大衣,送给了这位学生,并且连夜把学生送到医院,替学生付了580元的住院费。
为了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女孩能上学,张老师建立了中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中。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
张老师被这些女孩子们亲切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同时她还是华坪儿童之家130多个孤儿的“妈妈”。
她吃穿用非常简朴,对自己近乎“抠门”,却把工资、奖金捐出来,用在教学和学生身上。她常年坚持家访,行程11万多公里,覆盖学生1300多名,为学校留住了学生,为学生留住了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张老师坚持用红色文化引领教育,培养学生不畏艰辛、吃苦耐劳的品格,引导学生铭记党恩、回报社会。
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在我小学时也曾遇到一位尊敬的老师。他刚开始知道我班上的一位同学是孤儿后,号召老师同学为同学捐款。
在小学5年级的时候,校长意识到当同学求学之路还很遥远。他开始在学校外找好心人资助同学以后的学业。小学毕业之际,他为同学找到一家愿意资助到同学完成学业的事业单 位。
校长的事迹在家乡传开,他成为我们很多小孩崇拜的偶像。所以上学后,我的梦想是要当一名为学生着想,令人尊敬的老师,虽然有很多的原因没有成为老师。但在学校时,我参加学校的义教队,感受着教书育人的快乐。
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培育出祖国的花朵。老师是燃烧的红烛,燃烧了自己,却照亮了他人。教师的春风,日日沐浴我心。一位好老师,胜过万卷书 。
老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职业,在我们身边像张桂梅一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不在少数。感谢老师每一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