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这是一本谈论工作效率的书,它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一般我们认为提高效率是为了做更多的工作,把我们的时间填得更满,但作者却认为“努力工作并不重要”,“有创造力的捷径,更好的技能或是重新审视问题能够省去一大部分工作。”
“要想真正地提高生产效率,你需要平衡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一个是努力工作的能力,它很重要,但还不够。另外一个技能就是避免努力工作的能力。生产效率是一个不平衡的领域。有人每年的收入是你的几千倍。但没有人比你聪明1000 倍或努力工作1000 倍。平衡努力工作和不努力工作的能力是生产效率的本质。”
那么我们致力于提高效率是为了什么呢?作者认为,“生产效率会帮你建立一些日后你引以为豪的事情。”
关于“努力工作的能力”和“不努力工作的能力”,我理解得还不透,初步感觉是要把最多的精力放在最重要、投入产出率最大的事情上。
这本小册子里,包含了99个关于提高效率的tips,虽然很多以前已经接触过,但读完之后还是感到有很多新鲜的东西。记录一下。
1 完成项目而不是任务
作者把自己的效率系统分为项目、任务和活动。项目是有共同目标的一系列任务,任务则是具体的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事情以及完成到什么程度。
作者不止一次强调,完成项目而不是任务,为了完成项目可以放弃一些任务。
写一本书是一个项目,写其中的一页就是任务。
完成项目而非任务是十分重要的,所以我更加注重灵活性。
生产力不是由你做了多少工作来衡量,而是看你真正完成了多少。你不用每天都忙忙碌碌,而应该把每一件具体的事都归入一个更大的框架或蓝图之中。否则,你只是在浪费时间,忙碌,却没有成效。
作者就此推荐了一本书:
卡尔·纽波特的绝妙指南—《完成的艺术》。
(这本书我没有找到中译本)
一篇文章: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如何变得更有成就的知识,我建议阅读卡尔·纽波特的一篇很有名的文章《完成的艺术》: http://www.scotthyoung.com/blog/2007/10/18/the-art-of-the-finish-how-to-gofrom-busy-to-accomplished/
2 把计划和工作时间分开
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事前做计划是必要的;
二,不要计划得过细、过于完美周密,因为:
“第一,过度规划只是拖延的一个借口。有一个粗略的计划要比在意每个细节要好得多。第二,过度规划往往都是错误的。最初的想法往往并不正确,需要修正。过度规划只是给你一个胸有成竹的幻觉。”
作者推荐只做“框架规划”:
“框架规划意味着你只需要规划出在行动之前绝对必要的一些要素就可以了。只需要做那些一旦开始就无法更改的准确决策。那些有多个选项的灵活决策就留到后面来做吧。”
“框架规划能帮助你完成整个项目,因为它给了你走捷径的机会。”
3 如何走捷径
这里也有两个策略:
一、关注80/20原则
二、快速完成样品
作者认为,时刻关注80/20原则,可以提醒自己找出贡献率做最大的20%工作。如果觉得贡献率不好衡量,可以给一项工作估值,看它值多少钱。
“把80/20法则当作你工作上的过滤器。接到任何新的任务都可以通过这个过滤器,这样你既可以保证工作处理得过来,也能取得效果的最大化。”
为了提高效率,作者建议可以“快速失败”,跟《反脆弱》的观点一样,认为失败给我们信息。
“早死早超生,但是许多人固执地认为只要不失败怎么都行。你得到反馈越快,就算是项目失败的反馈,对你也越好。”
“项目样品制作指的是你的项目的第一个产品应该越简单越好。只需要一些必要的特征来展示你的想法。别在修改和展示上花时间。从一个样品开始,把它慢慢变成大的成品。每一步你都能更容易地纠正错误,也避免进入死胡同。”
4 把愿景具象化、可视化
保持动力的最好方法就是回顾你的目标。
我用一些小纸条来细化我的项目。这些纸条概述了我理想的结果和为了完成结果需要做的任务。
5 完成了既定目标还不停止工作就是破坏对自己的信任
如果你不相信自己要去办的事情,就会拖延。当你完成了列表上的所有事项,然后还要加一些的时候,就是在破坏信任。
6 30天习惯养成法
这个方法早有耳闻,但本书中依然有新的知识点:
一、习惯的角色
“生活里几乎没有什么是头脑有意识处理的。我看过,有人估计称人每秒会将近11 000 个感觉输入大脑中,但大脑会有意识地处理其中的40 个,比例还不到1%。面对这么多信息,你的大脑必须依赖潜意识下的习惯来指导行为。不管你喜不喜欢,习惯无处不在。所以,你最好还是对这股力量加以控制。”
这里可以跟《象与骑象人》参考着看,你以为骑象人在做决定,事实上腿长在大象身上,绝大多数决定在你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大象就已经做完了。但骑象人可以驯化大象,用新的习惯来代替旧习惯,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每个人都依赖于习惯。没有人是自然而然地做某件事,也没有人做起事来像机器人。大多数人不知道他们的意识就是一个冰山,大部分都隐藏在水下。问题不在于你有没有习惯,而在于你是否改变了已有的习惯,并且让他们帮助你提高生产效率。”
二、30天养成法的要诀
一次一个习惯,一旦中断必须从新计数,这是我已经知道的。
每天的习惯流程应该保持一致,这是我不知道的。作者认为在培养习惯的30天里应该雷打不动地执行它,结束后再做出取舍或调整,我理解这30天在着意培养自动化,而雷打不动地保持一致是效率最高的办法。
7 双流理论
“大多数创作都有两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建立足够的创意素材。这是一些工作中需要呈现的原始想法。第二个挑战就是把这个素材提炼、加工成有用的东西。”
作者认为这两者是相反的心理过程,如果同时进行会相互抵消,产生创作阻塞,因此建议分开单独进行。
“创作阻塞经常发生的原因就是人们常常在同一时间做这两件事情。创造的任务和提炼的任务需要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一个必须是自信、热情、有表现力的;另外一个需要缄默、挑剔、有所限制的。当你试着同时进行这两种工作时,这两者会互相抵消。”
这也呼应了他另一个观点:
“即便你想出了很多糟糕的点子,也不要因为质量不好就停止去想。这些污水最终会从整个系统中抽出,然后你就能发现藏在底下的净水了。只有搅拌了足够的垃圾,你才会开始创造伟大的作品。”
以上是我第一次读完全书的记录。以后遇到效率瓶颈的时候可以再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