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教授说的“油”到底是什么呢?
积极的品质:包含了智慧和知识、勇气、仁爱、修养、卓越、正义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就像缓冲器给予你力量,能够战胜心理疾病。
积极的情绪:包含了快乐、满意、兴趣、自豪,感激和爱等。积极人情绪对有机体起振奋作用,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耐久力,充分发挥人的潜能,能使人具有责任感、荣誉感、事业心,让人保持健康向上的情绪。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独立性与批判性;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人类有了思维才区别于动物,有了良好的思维品质才能创造世界。
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我想我是一个善良的人。待人处事,心存善良;与人交往,讲究与人和为善。
我想我是一个乐学的人。不是被动的学习知识,是触及情感,产生兴趣,乐在其中。
我想我是一个安静的人。得无所喜,失无所悲。
在朋友的心里我是一个善解人意的人。很能体贴人,能够和他人进行换位思考。
在同事的眼里我是一个宽容的人,不计较,不追究,不苛求别人。
但我想我不是一个装满“油”的人,缺少那么点勇气,有时候遇到困难,也会选择逃避;还缺少那么点自信,从而错失很多机会。
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考试焦虑症、强迫症、性别角色模糊、抑郁症等各种心理问题,让本应无忧的年纪蒙上了阴影。在这一阶段遇到心理问题,没有解决好,就可能影响今后的一系列发展。中国每年有十万青少年死于自杀,韦教授讲到这里,我很心痛,一个人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比任何东西都是重要的。我们在工作中会遇到学生的各种问题。韦教授讲这些问题分为三种:第一种发展性问题,也叫阶段性问题,这个阶段需要教师和家长陪伴孩子;第二种是突然性问题,需要我们帮助他们化决困难;第三种是“神经病”问题,需要我们耐心等待,不要事事都干涉。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挫折、问题,要了解孩子出现问题的本质,找到最佳的对策和方法,孩子才能在体验中获得成长。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呢?就是成为一个人。作为教师的我们不能只把学习成绩放在首位,而是更多的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感受,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向上的情绪、良好的思维品质。不仅我们要成为有“油”的人,也要让我们的孩子们装满“油”。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