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当劳之初印象
记得第一次去“麦当劳”,是在深圳——那时,我确实不大。像个没见过市面的小孩,跟着深圳的长辈,走进这家“专门吃汉堡与薯条”等的“西餐厅”…
是的,九零年代初的上海,还没有遇见过那么有趣的餐厅——或许是“餐厅的名字”,用一个“大大的m”来标识。
用当时“孩子的眼光”来看,步入这家“叫m的餐厅”——整体感觉是欢乐,而赋予温暖的…
现在知道——这是因为餐厅的配色,选用了“暖色调”,赋予走进它的人儿们,多巴胺的感悟!
但是那时的小小的我,却有进入到一个温暖空间的觉知。
记得“麦当劳”有一段时间,被称为“垃圾餐”——或许是因为汉堡与薯条之类,都是绝对的高热量,容易发胖的食物!
但印象里,八零九零后的小孩子,都喜欢去麦当劳、肯德基之类的地方,吃东西——我想;或许不是它的食物,有多么好吃,而是“孩子们的眼里”,走进一家赋予“多巴胺的空间”时,TA小小的内心——是放松,而自由的——没有一本正经吃饭的感受,更像是来看那些在成长中,陪伴自己长大的伙伴们,如“麦当劳叔叔”的笑容,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伙伴们,似乎都是来陪伴孩子们“一起快乐进餐”的…
记得那时,麦当劳是有儿童套餐的——每一份食物,都有同系列的手办玩具。
如今知道,那一份儿童餐,就是抽取“玩具盲盒”的一次机会。虽然有些款式的玩具,总是拿不到,但是孩子们却会因为那一件件简单,却带着诱惑的小玩意,乐此不疲!
或许,这份小时候对于它的偏爱,就像如今追随二次元的小伙伴一样,一次次打开“骨子”时的兴奋与期待呢!
许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