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知觉醒》这本书第五章第三节中有一句话:“这个道理还能用在什么地方?”
这句话是提示一个人想事情可以多角度多关联,是非常好的一个习惯,学以致用,用在你的生活里才是有用的东西。
但你能时常做到吗?
我们先不回答能不能及时做到,而是看“时常做到”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其实意味着养成了习惯。
那追问一句:什么是习惯?想引用一句话解释习惯一词:“习惯就是不需要被提醒的自觉。”
什么时候你才不需要被提醒呢?
早上起来睁开眼睛、洗漱和吃饭,需要被提醒吗?不需要,因为它已经变成了你的日常了。
男女朋友在谈恋爱的时候,不需要被提醒就知道“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侬我侬的热恋期不需要被提醒就知道要联系而不是把这件事定个闹钟排在行程里。
但是分手后不是不方便联系而是想不想,“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很难吗?你永远不要低估一个人想找你的决心而已。
所以一件事你要变成一种习惯,首先你得想做,才能变成一种习惯。想不一定可以变成习惯,做起来才有可能变成习惯,但是不想一定变成不了习惯。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就是“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道理只是听听,不是做到,所以就是停留在知道层面而不是做到层面。
但更重要的是,内心不想,也就是所谓的愿力没有,怎么会做到呢?
所以凡事如果没有做到之时,问问你的心,你是嘴巴上想呢?还是心里面想呢?是缺乏方法呢?还是缺乏动力呢?
真正的想永远都在行动上,你去做了,就有结果了。
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