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集西门大街上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店,门口没有任何招牌,木头拼门因为年头长了边缘已经腐化,侧面是白色的砖墙,开了一扇旧式玻璃窗。小店每天天亮开门,十点左右就关门,只卖陈集大椒盐。大椒盐,其实就是一种烧饼,油酥多,芝麻香,很受当地人的喜爱,而我,是慕名而来。
不到十平米的小店里陈设非常简单:一个烙饼用的黄泥砂缸炉和一张木头案板,案板上放着一个烫肥用的釉缸、一个木碾棰和一个铺满白芝麻的托盘,其他的空间都用来擀面,屋外放着一个蜂窝煤炉,用来生火和烧水。经营这个小店的是两位老陈集人,一位姓那,年近六十,另一位姓高,比那师傅年轻十来岁,他们在这里做大椒盐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如一日,每天重复做着和面、烫肥、做酥、生火、摊饼、烙饼这些事情。据那师傅说,他们俩原来是政府供销社的同事,负责做陈集大椒盐,后来经济改制,他们俩一起下岗,为了生计,两个好友寻思着凭着手上的这门手艺开个小店,自己做自己卖,于是便有了这家小店。
大椒盐很大,是普通烧饼的好几倍,足有一张A4纸那么大,正面洒满了白芝麻,当地人在吃之前总要在沾满芝麻的那一面上再刷一层麻油,滚烫的饼身吸收了油香,饼香和油香融为一体,甚是好吃。此时你要问为什么刷麻油,当地人一定会回答你两个字——“香呐”,然后就迫不及待地开始吃起来。的确,不管是斯文小姐一层一层撕着送进嘴里,还是壮实大汉抓着饼身狼吞虎咽啃着吃,都不过“香呐”二字。至于大椒盐做这么大的原因,土生土长的徐大姐告诉我,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长辈们管大椒盐叫“草鞋底”,说是按照草鞋底的形状做的,我想也许是因为在那个饥饿的年代,食物做得足够大,才能填饱肚子,想必是哪个贤惠的妻子为了给外出途中的丈夫做足干粮,然后把烧饼做得那么大吧。不管如何,大椒盐的味道是保留了下来,两位老师傅生在陈集,长在陈集,做出来的大椒盐,最能适应当地人的胃口,所以小店的客人络绎不绝,有95岁高龄还出来散步的邻家老太,有一起买菜回去路过小店的中年夫妇,还有刚上完早课的男娃娃,看得出来,这些都是本地人,都很喜爱吃陈集大椒盐。陈集大椒盐的味道确实很独特,高师傅说他坚持用口碱发酵面团,这样做出来的饼更有嚼劲,做油酥也必须用陈集当地产的菜籽油,烙出来饼才更香浓,在烙饼的时候火候大小、使用的煤炭类型也都有讲究。2010年,陈集大椒盐被评为仪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那师傅也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之一,腼腆的那师傅掏出来一堆旧得发黄的报纸给我,我一页页地翻着,上面都是各个地方媒体对于陈集大椒盐的报道,照片上的那师傅依然穿着身上的这件蓝色围裙,而小店也依然是眼前的这个样子,什么都没有变,我惊讶世上真的有人念旧如此,也许这些都是两位老师傅在无声地表达着对故土的眷恋和对乡味的执着守护。
临走时,带着陈集大椒盐的余香,我看到高师傅仍然一丝不苟地在擀着他的面团,旁边的那师傅心无旁骛地将面饼摊到炉壁上,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他自然地抬头,用手擦汗,目光与我相对,便微微地一笑,眼角露出了深深的皱纹,也许那就是勤劳的中国人民最坚毅的眼神、最让人动容的笑颜和最淳朴的劳作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