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在说格局,职场中领导讲要放大格局,生活中智者劝谏为人处世眼界要宽,就连生死问题中,佛家都在劝你学习看淡的格局。
但什么是格局,知之者甚少,其实只有楼上人看楼下人才会看清,楼下的人只有自我醒悟的那一刻,好比井底的青蛙跳出井底的那一刻,才会明白世界不止那方寸天空。
最近的焦虑源自于工作的瓶颈期,面临将跳槽的未知,还有高额房贷经济的压力,我慌了。
今天找了大学同学,她现在是当地一家培训机构的执行校长,跟她表达了我预转行当老师的想法,同时也想知道,当初特别特别喜欢当老师的她,准备当一辈子优秀教师的她,为什么转做了管理,是什么样的路径。
邓校长毫不吝啬的跟我讲了她最近几年的心路历程。总结下来几点:
1、站到楼上,去改变
当她厌倦当时的工作氛围时,跳槽换了一家机构,工作板块也从专升本教育转到没有升学压力的小学教育,最后她发现,环境无差,“天下乌鸦一般黑”。
此时她发现的道理,不是找一个自认为理想的环境,而是自己爬上去,站到“楼上”去改变,改变成自认为正确的环境。
2、工作不要拘泥于自己的板块,这样你能学会换位思考,最终明白所有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业绩。
当老师第9年的时候,她做了市场,也就是招生工作,此时她比别的市场部同事更明白教学的理念,因此她可以做到融会贯通,给咨询者更清晰的介绍,也一改从前“做个好老师就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多维度实践之后,格局有所突破,也学会站在企业的角度去工作,明白了所有企业的宗旨依然是利润第一,而个人也仅是一名职场人。
3、察言观色,对上管理。
很多职场人会面临猜不透领导心思的时候,对于初入职场的小年轻可能是“好害怕,我做错了什么?我要积极表现地更好”;对于职场老油条是这样的“哼,不理我,我还不理你呢,领导是离不开我的,我工作这么认真”;而,对于真正的职业达人来说,是这样的“他们会找领导谈,他们懂的对上管理的重要性和管理技巧”。但现实中,大部分人会一直停留在第二个阶段——老油条,他们会一直在跳槽、辗转反侧、兜兜转转,混迹在各种公司,阶段性迷茫,混沌且自大。
总之,此次一聊,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我好比那只跳出井底的青蛙。
(昨晚写了一半,睡着了,早上到了单位,继续写,发现思路全无了,唉。看来以后还是要午睡,抓住晚上的黄金思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