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的话题是从脱口秀大会开始的,今天亦然,我可能是有点入魔了,谁让它有个主题单元是心理健康呢!今天要说的选手是小佳。
小佳一看就能看出来他跟一般人有些不一样,面部表情很明显有些特别,说话也有一点口齿不清,据说是出生的时候大脑缺氧,落下了神经系统的疾病。首先想说的是,这样起点的一个孩子,敢于选择好多伶牙俐齿的人都不敢挑战的脱口秀的这种勇敢,还有热爱给予人的力量。
小佳这样的孩子,上学期间极有可能受到歧视,甚至遭到校园霸凌。果不其然,不过这样惨痛的经历,被小佳同学写成了段子,听上去轻松幽默、云淡风轻,又有点石破天惊。“我童年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校园霸凌,每次下课走廊里一排同学,只要我一经过他们就大笑起哄,现在想想好幸福啊,比说脱口秀简单多了”。这个段子之后,很难让人哄堂大笑,微微心会神领的笑一下,心还有点痛。但是,令人欣喜的是,童年的苦难已经成为了小佳同学当下的资源。
这让我想到老师们一起学习讨论时提到的“包装丑陋的大礼包”也是命运馈赠的礼物,拆开丑陋的包装,你看到的就是资源就是财富。但是,在这里我特别想说的话是,如果可以,这样的礼物我宁可没有。但是命运任性它是不由人的,遭遇苦难,比之沉溺其中被其淹没,冲破包装触碰真谛,那实在是无比的勇敢和难得。
接下来换一个角度,作为咨询师,怎么看这样的来访者。
脱口秀选手小佳会这样调侃自己,“脱口秀选手分为三种类型,文本型的、表演型的,还有我这种,感动中国型的”。他在舞台上也常常被这样的词语表扬点评“励志、勇敢、正能量”,张口没说几句,观众的眼圈可能就红了。很多人鼓励他的话是“小佳,你好棒,好坚强,你可得好好活下去”。这些话听起来很关心,但是假如你是当事人,听到耳朵里,是不是有那么一些扎心,这每一次夸奖,每一个关心是不是都是一次一次的在强调——你有缺陷,你不是一个正常人?
有这样一个来访者,小时候小儿麻痹留下了后遗症,这个人非常要强,工作、生活很多事情做的甚至比其他人还要好,从来不会享受因身体缺陷带来的一点点优惠和照顾,哪怕是家里换灯泡这样的事情,也是别人扶着梯子他自己爬上去。好多人都特别敬佩他,夸他要强、坚强、自强诸如此类,他非常不爱听,也不领情,他生活中朋友非常少,唯独特别亲近一个多年的领导,这个领导从来不在工作安排上给予他什么特殊的安排,有时候还会往他身上压担子,工作不满意的时候,一样不留情面的批评,甚至心里头有什么不痛快的时候,还会留住他跟他唠叨抱怨几句。他说,“和这个领导在一起,我是在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
是的,对于所谓的弱势群体,我们在看到他的弱势之前,首先应该看到他是一个人,比之同情,他们更想要的是平等,是尊重,所谓“身残志坚”的表彰和称赞,也许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所以呢?别预设他的生活非常苦,非常不容易,用和他一样的语调谈论他想谈论的事儿,不要过度赞美他们,如果他们做了跟你一样的事情,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就不是英雄,想赞美他们的时候,单纯赞美他们的品质好了,“你的孩子这么优秀,一定跟你对他的付出对他的爱分不开,你平时都是怎么影响他的呢?”,“领导说你办事稳妥,这事交给你办他放心”,“你的围棋下的真不错,有机会咱俩较量较量”等等。
缺陷不应该成为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压倒性特征,尽量避免有关缺陷的暗示,不确定应该怎么聊的时候多听听他们如何谈论自己,尽量让他们进行自我赞美。比如对脱口秀选手小佳,如果他在大赛中取得了好成绩,不要对他说“你的经历太激励人了”,请对他说“你这个人真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