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快要到了,街边的花店生意也如这春意盎然的景色一般,渐渐复苏,整个城市的氛围都弥漫着温馨和告白。
在那声“妈妈,我爱您;妈妈,您辛苦了“的背后,其实常常伴随着为人母的恍惚感,在她们的内心,总是有这样的疑问:“这是我的孩子吗?怎么突然就懂事了,长大了呢。”
的确,深情不及深入。比起母爱本身,我们常说,懂得如何去施爱才更为关键。鲜花和美餐,终不敌母子母女一场的彼此走进。
近期播出的《妈妈是超人3》,黄圣依带着拒绝和自己正面沟通的安迪去咨询室做心理沙盘,这段视频引起了全国妈妈们的强烈关注。
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是国际上很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学校和幼儿园,它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的心理教育与心理治疗;在大学和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室,它也深受欢迎。通过唤起童心,人们找到了回归心灵的途径,进而身心失调、社会适应不良、人格发展障碍等问题在沙盘中得以化解。
在节目中我们看到,安迪和妈妈面对眼前的沙盘,做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规划和布景。
先是妈妈用手在沙盘上隔出一条深深的河流,把沙盘一分为二,阻隔了沙盘两侧互通的道路。
随后儿子要在沙盘上建立自己的军事基地,慢慢用沙子把河流填满,随之沙盘图景被呈现出全部的沙漠,这是安迪潇洒自由,充满男子气概的“自留地”。
可偏偏开阔的基地四周,被安迪用围栏包裹得严严实实,还好虽然有些不安全感作祟,最终还是留了一扇高高的大门,期待有人走进来,了解他的生活和梦想,渴望和隐藏。由于是亲子沙盘,不免在潜意识层面,也暗示着安迪对妈妈的内在呼唤和沟通意愿。
有一位年轻妈妈,最近正逢孩子初试幼儿园阶段,由于担心孩子不能适应新的环境,产生了极大的担心和焦虑情绪,带孩子来咨询室做心理沙盘。
经过事前交流了解到: 孩子入园后,母女相处时间相对减少,和孩子的交流也变的与日俱减,妈妈想了解孩子内心真实的入园感受,目前的心理状况。妈妈和我讲:“宝贝不到三岁,每天早上,宝贝总是对去幼儿园有些小小的扭捏和抵触,送过去之后,又会“看脸色”一般表现出开心的样子,她很担心孩子内心会有小情绪和小创伤。“
同为妈妈,我当然理解她的感受。
三岁前,本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纯真烂漫的岁月,应该在父母的陪伴下,自由无束的拥抱这城市的丁香花开,闻一闻那沁人心脾的味道,露出最原生态的笑容。时间理念和活动受限这样的规则介入到孩子的生活,应该是循序渐进式的。
对于提前走进小集体的孩子,这其中的不适应和不愉悦,焦虑和紧张感可想而知。孩子其实也很艰难,她们要和成年人一样,和小朋友一一介绍自己,把自己的小礼物分享给大家,按照幼儿园的统一时间表过有规律的生活,三餐两点,午睡放学。对于并不来电的识字课,也要慢慢进入状态,稳稳的坐住板凳,一一记住那相对拗口的笔迹。这些接受起来,实属不易,更何况要慢慢懂得对规则的服从和掌握。
出于对潜意识的保护,我并没有对孩子做过多言语上的干涉,孩子看到沙盘首先“直了眼“, 各式各样的沙具,总是吸引着孩子们的目光。
整个“沙盘游戏“的过程持续半个多小时,我全程默不作声,只是陪伴。
我观察到,孩子的举动,思维的跳跃,内心的逻辑,潜意识的丰满。有时候,拿起一样沙具后,她会停驻思考,觉得不太合适的,会慢慢放回去。这其中蕴藏着一个不到三岁的孩子,对大结构的整体布局意识。
其实在一个孩子非常专注的“建造”属于自己“内心城堡”的时候,咨询师和陪伴者是不需要发出声音和进行语言交流的,因这会干扰到一个纯粹的小生命那份始于最初的本真,声音有时候也会形成一种无形的“评判“,比方说我们无意间发出的:”啊“?啧啧啧。。。。这都会对孩子的专注感形成扰动。
有意思的是,当摆放完毕后,孩子并不会像成年人那样急于表达自己的“王国“,这就需要咨询师或者陪伴者以一种好奇和尊重的口气向孩子请教:”咦,真是太可爱了,宝贝为什么会摆放这些小家伙儿在上面呢?
从沙盘呈现的整体来看,可以说,这是一位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多彩的宝贝,初步减轻了年轻妈妈对女儿是否有些“自闭”,“不合群”的担心。
当我们悉心的,一点点潜入孩子的小世界,你会发现,沙盘中有一个区域是专门摆放动物的:像斑马,海豚,小猪,蜗牛,青蛙和小猎豹。心理学中,动物代表的是一个人的“子人格”,讲通俗些就是一个人的潜在性格。或许您的孩子平时文弱,但摆放的动物大多凶猛顽劣,极有可能,在这个孩子潜藏的性格里,有一部分的小叛逆和小歇斯底里并未被表露出来,缺少的或许只是时间的推演和一次触动性事件的发生。
而在这位宝贝的沙盘中,这些动物大多温顺无攻击性,相对活泼跳跃。可见孩子的性格底色还是属于偏重温和可爱,天真无邪的。
更令我关注的是,沙盘中三个明显的人物沙具。孩子说:“左边的是家里的阿姨,中间的是“路人”,右边的是爸爸妈妈。“听完表白,我心里一暖,对这个小家庭的人员结构也一清二楚。跟随爸爸妈妈成长起来的宝贝,内心的安全感是很充盈的,父母的一举一动也都被孩子收入眼底。孩子妈妈说:“在家里,我和孩子爸爸总是“腻腻歪歪”的拥抱一下,孩子完全能感受到来自于家庭的小温馨。“
右侧的两个小宝宝影射的其实就是孩子自己:一个抠着小脚丫,一个把小手放在嘴里。孩子很完美的演绎了在家庭生活中的这个画面:“妈妈总说,不许抠嘴,脏脏的;不许抠脚丫妈妈不喜欢啦”。可见,大人的言行,字字句句都被孩子印在脑海当中,亲密关系的背后,其实是语言关系。
后面比较吸引眼球的还有一位骑士在骑马,我问孩子:“这个人是谁啊?”孩子说:“是爸爸”,可见,在孩子的心里,爸爸的位置是高大而威严的,同时也是具有保护力和能够给予她安全感的。
这一点在孩子妈妈口中得到了印证,她和我讲:“在家里,宝贝的玩具坏了,都是孩子爸爸修理好的,送幼儿园后,安抚宝贝的情绪,接送宝贝,孩子爸爸也都一直在参与其中,很细心。“
在摆放沙具的时候,有一个小细节:孩子不停的用沙子掩埋比萨和饼干,不想让别人发现。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呢?她说:“因为我没吃饱,我喜欢吃好吃的,可是有时候还要分给其他小朋友“
三岁前的孩子,是大人口中最“独“的阶段,对食物和玩具的独占欲犹如对自己妈妈一样强烈,家长不必过于要求孩子去分享,那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和舒适区,让孩子觉得焦虑和委屈。分享可以有很多种方式,比方说:“和老师共同完成一幅小作品,和爸爸妈妈共同晾晒一件湿漉漉的衣服,和小伙伴们共同参与同一样游戏。”在点点滴滴的小事里,不但培养孩子的协作意识,自理能力和团队互动能力,也让孩子在自我安全感稳固的确立后,收获喜悦和轻松,友谊和自信。
一位内心如此丰满的宝贝,却被妈妈担心“自闭”,我想说:“作为妈妈,我们要放开手,也要拖住手;要让孩子勇敢,也要让孩子心存安全感。有些时候,母亲与孩子的分离,焦虑的时常是我们。
“小和大”,“强与弱”不在乎外表的呈现,而是一场内在的旅行。
孩子的内心,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完整,那些还尚未被发现的美好,恰恰是我们,作为父母,需要成长的角落。
祝愿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宝贝,都能够被尊重理解,给予善念和善行的能力。
希望母亲节,最时尚的礼物不再是百合玫瑰,而是“我想用沙盘读懂你”。
特此注明: 真实个案图片均征求体验者本人及监护人同意后发布。
视频中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