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父母都为自己的孩子彻夜难眠过,也会为了孩子而患得患失过。父母们都爱着孩子,但是孩子们却往往会和父母们对着干。就连大教育家陈鹤琴给自己的著作写序时也说:小孩子实在难养的很!有时候,你不晓得他应当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有时候,你不晓得他为什么哭,为什么不肯吃,有时候......
这些问题的主因是父母,与孩子无关。
一、作为家长,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我们喜欢自作主张为他们安排打点好一切,而不问他们真正想要什么,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说到这里我们要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出了这样一道题。
一个聋哑人到五金店买钉子,他先用左手作出捏着钉子的样子,右手做锤子状进行敲打,店员先拿了一把锤子过来,聋哑人摇摇头,店员又拿了盒钉子过来,聋哑人成功的买到了他想要的东西。
这时老师提问:“这个时候进来了一个盲人,他想买一把剪刀,应该怎么做?”
坐在前排的小男孩站起身来说,直接用两个手指作出剪刀的动作就行了。他的这个答案获得了所有孩子的认同。
看到这里你如果没有看出问题在哪里,那么说明你的思维方式需要改进。盲人只是看不见,但是可以说话,直接告诉店员想买什么就行了。
而小男孩之所以会那样回答,是因为前一个聋哑人的购买方式而形成了惯性思维,没有考虑到客观条件的变化。我们在教育子女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会用我们认为对的方式去教育孩子,而没有考虑到一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和孩子自己的想法。
二、我们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一到考试就问成绩,语文考了多少,数学考了多少,英语考了多少,在班上排第几名,班里的哪个哪个同学又考了多少分数。考的好还好,若是考的不够好,马上疾言厉色,各种惩罚纷至沓来。
三、不会和孩子好好说话。我们自以为的想法往往并不是孩子的想法,沟通的时候我们都是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考虑,无法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如何用孩子的思维去和孩子沟通。那么就请你买一台儿童机器人电脑,和你的孩子一起慢慢学会沟通。
四、我们爱把自己当年没有实现的梦想转移到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帮我们实现我们当年未曾实现的梦想。如果孩子本身也喜欢,那么没有什么问题,孩子不喜欢呢?那么孩子当然会和你对着干,态度消极。
五、我们忙于工作,为孩子创造最好的物质环境,我们以为这就是最好的爱。忽视了孩子需要的是更多的陪伴,需要彼此沟通。
我们常常用我们认为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为孩子安排好一切。但是那些我们并没有和孩子沟通过,那么就要责怪孩子和我们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