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六岁了,距离小学开学仅剩不到一个月时,一个两难的选择摆在我面前:是直接送他升入一年级,还是先让他体验一年幼小衔接?
多方权衡后,我最终选择了后者。如今看来,这个决定无疑是明智的。在新的幼儿园里,儿子的进步清晰可见:曾经书写错误的笔画渐渐规范,潦草的字迹变得工整端正,简单的学科知识也在循序渐进中扎实掌握。更让我欣慰的是,这里提供早餐和下午茶,对于“好吃娃”的儿子来说简直不要太喜欢。儿子每天都过得充实又开心,很快就融入了新环境。
儿子的性格胆小却好强,这让我格外顾虑直接上一年级的风险。我见过身边有同龄孩子,开学后整整一个月都在哭闹中度过,甚至在校门口抵死不愿进校园。追问之下才知,原来是繁重的作业让孩子感到力不从心——既渴望完成却又难以胜任,这种内心的拧巴与纠结,最终让他对上学产生了抗拒。而儿子的性子,恰与这个孩子极为相似。
现在的他,早已褪去了当初的懵懂。课堂上,他能安静坐稳,清晰听懂老师的每一句讲解;提笔时,笔下的数字工整美观;识字量也在不知不觉中稳步提升。我没有完全禁止他使用电子产品,但会严格筛选内容,他常看的央视频APP里的优质节目,也成了辅助识字的好帮手。
一年的沉淀与积累,不仅让儿子在知识和习惯上做好了准备,更帮他建立了面对新挑战的底气。这份沉甸甸的成长,正是当初那个慎重选择带来的最好馈赠。原来,对孩子的成长而言,合适的选择从不是急于求成,而是顺应天性、静待花开,让每一步都走得从容而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