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倍感竞争压力、为孩子前途操心的父母走进了“为孩子的未来牺牲孩子现在”的怪圈,煞费苦心地提早让孩子踏上学技学艺的征途。如何培养天才的书籍成了一些家长的圣经,家长的理想已经超越北大、清华,奔向哈佛、牛津。许多孩子走路还踉跄的时候,就被赋予了飞跃大洋的使命。有的家长给孩子定下了理想的时间表:1岁学认字、2岁学数数、3岁学钢琴、4岁学画画……
殊不知孩子的成长发育有其自身的时间表——自然规律,违背了自然规律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童年的乐曲有其天然的和谐节奏和旋律,人为地加快演奏的速度,改变乐谱,只能产生刺耳、走调甚至可怕的音乐。
威廉·詹姆士·塞德兹的父亲非常重视他的早期智力开发,威廉从婴幼儿时便不得不整天苦读。小威廉的确早早“成才”:3岁能自由地阅读书写,4岁时发表3篇300字左右的文章,6岁生日晚会上宣读了一篇解剖学论文。上小学那天上午9点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妈妈接他回家时,他已经成为三年级的学生。8岁,威廉进了中学,11岁上了哈佛。然而童年时期辉煌的成绩并没有把威廉引向成功之路。过度教育使他精神失常,住进了精神病院。出院后,威廉一心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便在一家商店做店员,一生无所作为。
这是真实的故事,可能它会有些极端,但真希望能唤醒爸爸妈妈们,教育孩子的路上不要心急,孩子健康快乐的长大已是这世上最珍贵、最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