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晨读,是《终身成长》第4章里的“冠军的思维模式”的内容。作者卡罗乐.德韦克在这一章节里,例举出了许多优秀的运动冠军成功或失败的例子,来籍此说明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对运动员取得多大的成就取了决定性作用。
在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具有天赋的人,总是抱有羡慕和崇拜的,都希望自己若能有天赋,那就太好了,想成功就能容易很多了。但天赋与成功是否能划等号?读到这里,我也有两点思考。
一、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
对于天赋,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天赋!也许与众同,也许与众不同。因为本书一开始也说到,人之所以生而不同,首先有物理因素,那就大脑的构造不同、骨骼不同,或身体发育和素质机能的不同。每个人都不可能与另外一个人完全一模一样,这就造成了每个人具有别人不一样的特长和缺点。
如果你说,“我没有任何天赋啊”,那只能代表直到现在,你都没有完全认清你自己,没有发现你的天赋在哪里!有谁规定天赋就是会画画、会弹琴、会写作、会发明创造、会做生意赚钱。。。。。。你有没有发现你特别喜欢撸猫猫狗狗?你有没有发现你对小孩子特别喜欢?你有没有发现你很爱买鞋子?有没有发现你特别爱玩网游?。。。。。。如果你把这些你喜欢的事情,拓展成你事业来做呢?你会得到什么?我不敢保证你能挣得到多少钱,但你一定是快乐幸福的,一定是越做越开心的,如果遇到什么困难,你也是愿意积极去面对解决的,是不是?因为是你自己的喜欢啊!那么,喜欢撸猫和喜欢打篮球只简单针对人的爱好来说,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
二、找到天赋后,就一定会成功吗?
我们平时喜欢把普通人的天赋表达成“擅长”,把取得杰出成绩的人的天赋才称作“天赋”,这样说显得好像区别普通人和伟人的一个界限,其实在这些有天赋的人还没有取得杰出成绩之前,谁又知道他们有天赋呢?所以,有天赋,就一定会成功吗?我们身边的人,你又会知道哪一个身怀“天赋”,明天会不会成功呢?
比利.比恩曾经是一名天生的球员。他在高二的时候,就已经是篮球队里得分最高的球员,同时是橄榄球队四分卫,也是棒球队最棒的击球员,在全美难度最高的一次联盟赛中打击率达到0.500(一个棒球运动员在单季打击率>0.400,他将被称为神级打者),所以他在这方面非常有天赋。但是,比恩却缺乏一样东西——冠军的思维模式。
每次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比恩就会破坏身边的物品。后来,他的情况越来越糟,感觉每一次上场击球都是一场噩梦,每一次击球失败,他就会崩溃。这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模式在作怪:认为自己是天才,天才不应该寻求帮助。这个“天才”的标签把比恩困住了。后来,他终于在球友伦尼.戴克斯特拉的身上找到了解决办法。戴克斯特拉没有比恩那么好的天赋,但比恩在他身上发现了:“戴克斯特拉没有失败这个概念。。。。。。而我正相反”,他明白了人的思维模式比天赋更重要。
在比恩后来带领职业棒球队时,他学会了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思考,他意识到得分,更多取决于做事方法而不是天赋。凭借着他的洞察力,比恩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优异的成绩,而且他们团队的总薪酬却在全联盟里排倒数第二。他们没有花钱买天赋,而是买到了思维模式。
对于天赋与成功的故事,相信另一个故事大家更是耳熟能详,那就是王安石的《伤仲永》。方仲永可以说真是天赋异禀,出生在一个农民家里,5岁的一天,连笔墨纸砚都没见过的这个孩子,突然哭着说要纸墨写诗!而且写出来的诗竟然文理清晰,很有看头。于是大家均以为神童,来请客的,来花钱求字的,络绎不绝,他老爹乐坏了,到处拉着他出去应酬赚钱,反而不让他学习了。一年年长大,再看仲永,天赋全无,“泯然于众人矣”!这个故事也很明确地告诉我们:天赋宝贵,但具有了天赋,不好好珍惜利用,加强学习,以为天赋是不可改变的,到什么时候想用就用,想成功就能成功的,那就大错特错了。
天赋好象一个闪光的星星,如果想让这个星星升上开空,照耀宇宙,你还需要借助无数辛苦的努力和工作,搭建起完善的运作体系,才有可能送它上天,实现这个愿望。我们所有人都要认真寻找到自己那颗闪闪发光的星星——天赋,并且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险阻,努力学习和前进,让它升上天空,照耀自己的宇宙!
所有取得杰出成绩的伟大的人,无一个不是具有天赋并且经过艰苦努力成功的,更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如果不努力地克服一切困难,把自己的特长、天赋发挥至极致,最后,不更是“泯然于众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