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太傻天书》第二章
< 像一滴水,融入大海里 >
今日读到“分离”这一话题,太傻看我若有所思,又有点疑惑的样子,笑了笑说:“如果你想加深理解,你最好先做一些练习。”
我灵光一现,突然想起一个人——雪梅,便开始跟太傻讲起下面的故事。
故事
雪梅与我是大学同校同年级但不同学院的校友,我与他是大一参加学校的志愿者服务社团认识的,当时我们都在宣传部。雪梅是个“怪人 ” ,至少在当时,很多人都这么看,而我则不知道该如何评判他。那时候,新认识的同学,都会加QQ好友,以便日后联系。雪梅没有QQ号,有几个同学建议他申请一个,他只是答应着,但下次见了他还是没有。幸好,雪梅有手机号,社团有什么事情只能手机通知他。
雪梅虽然加入了这个志愿者服务社团,但他很少参加活动,不过,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大一社员里,也很常见,很多人一开始只是一时兴起加入社团,后来发现这个社团组织的活动自己鲜有兴趣,有的则是因为同时参加了好几个社团,分身乏术,只好放弃一些。
我注意到雪梅,是因为他的毛笔字。宣传部做活动前都要写活动通知,为了看起来醒目,大家都惯用毛笔写。各大社团活动通知上的毛笔字或遒劲自然,或龙飞凤舞,或朴拙秀巧,各有千秋。雪梅的字体是比较俊秀的,正如其名字,如寒梅傲雪而开。我当时是不懂书法的,自然对雪梅能写得一手好的毛笔字佩服不已,雪梅写字的时候,我则在旁边裁纸、打杂,闲暇时也会向他请教一些练习书法的心得。
上大二时,我被前任宣传部部长选任为接班人,我自认为没有什么才能,一不能画,二不能写,只靠一些奇思妙想的小设计混迹于宣传部。为了宣传工作能顺利进行,我劝说社团里一位擅长画画的姑娘和擅长书法的雪梅留了下来。在后来的各项活动中,别人打电话,雪梅从来不接,只有我打电话,雪梅才会来。我每每问起,他便会说自己那个手机号不常用,上课、去图书馆都不带。我才知道原来他有两个电话号码,而留给我的是常用的那一个。
后来,雪梅告诉我他申请了QQ号,我们添加了好友。雪梅说他也慢慢适应大学生活了。 我得知他还参加了学校的书法协会,还有他们学院的科学技术协会,另外还有几个与他关系好的社团也会喊他过去写活动通知,原来他还是个香饽饽呢。我知道他最喜欢的还是书法协会,那里有他志同道合的人。
雪梅说等毕业时,会送一幅自己的书法作品给我。临近毕业,他果然联系了我,送给我一幅用宣纸写的字, 署名雪梅,还盖了印章。我打开一看,八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至今 ,我还与雪梅保持朋友圈的互动。我知道他仍然保持着练习书法的习惯,并且写的越来越好,他还是过着一种简单而平静的生活,他依旧质朴而真实。
太傻听完我的讲述后说:“故事听起来不错,你想说明什么呢?”
我说:“好像也没有说明什么,今日读到太傻关于分离的问题,脑子里不自觉产生了这样的链接,我也不知是何缘故”。
太傻说:“那你说说,面对无处不在的分离,你要如何做呢?”
我说:“分离无处不在,以无所不能的形态随时产生。我觉得第一步应该是识别分离。”
太傻说:“分离都有哪些形态呢,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我说:“就我而言,一旦陷入分离状态就失去了创造的能力,也失去了内心的宁静。比如一旦开始想要一篇稿子发表后会赚得多少赞赏、排名几何,就无法写出真正好看的文字,写出的文字就像是戴着脚镣跳舞,失去了原本的美感。当我将注意力放到平静的生活里,放到自身的修行里,放到内观里,笔下的文字便不自觉开始翩翩起舞,有的美的我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我继续说:“当我想要给别人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我会用心搭配我的服饰、发型、妆容,甚至小到配饰,袜子的颜色等,我会在这种分离中身心俱疲,越来越多的服饰、鞋子、包包只会占去我越来越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当我从分离中出来时我感觉到真实的穿衣需求其实很简单。”
我接着说:“当我读一本书之前,立志要从中学到什么,我便开始陷入一种紧张的心态中了,然后在一种糟糕的体验中完成阅读。我会把读这本书当做一种苦差事,而如果抱着‘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心态,便会在一种愉快的感觉中不知不觉读完全本,我会感觉作者像是一位朋友一样,与之对话,并且每每想起这本书的内容,这种美好的体验感会再现一次。正如,我现在读《太傻天书》就没有给自己强加任务,我只是好奇里面讲了什么,看懂一点,分析一点,练习一点,如果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全部都读完,再写一篇纵观全局的读后感,我可能在开始读之前就已经觉得负担累累。而现在抱着很轻松的心态,我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了前两章”。
太傻说:“你说的似乎很好,但你知道如何长久地保持这样的心态么,你能做到在完成《太傻天书》阅读后,依然保持这种对分离的敏感度么?很多人在读一本书的时候,感觉深受启发,一旦读完这本书,便很难再记起里面的内容,更别提影响其行为了”。
我说:“虽然我目前还是不太能完全懂分离的意思,但我知道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刻意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也会坦然地接受自己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刻意追求卓越,也不回避创造奇迹;不刻意将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允许自己做自己,尊重他人做他人。”
我若有所思,停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对于你说的如何长久保持对识别分离的敏感度,我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探索,等到我再多读一些《太傻天书》,或许会有答案的。”
一滴水,融入大海里;一滴水,化在云彩里;一滴水,落在禾苗上;一滴水,流在血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