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3日#“王磊名班主任工作室”精进打卡#《给教师的建议》
【打卡人】王潇潇
【打卡始于】2021年1月28日
【日精进打卡第55天】2021年3月23日
【今日读书】
书名:《给教师的建议》第415−430页
作者:苏霍姆林斯基
版次:教育科学出版社
【用时】30分钟
【读书有得】
1.数学课上的脑力劳动是思维能力的试金石。
2.如果从童年早期就是儿童通过“到自然界里去旅行”,而真正受过脑力劳动的训练,那么班上就不会出现任何一个数学不及格的学生。
3.思维就像一棵花,他是逐渐的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他的根,让他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
4.教会儿童思考在他们面前展开思维的最初源泉——周围世界。把人类最大的欢乐——认识的欢乐给予儿童。
【今日感悟】
1.坚持运动第二轮,打卡第9天。✅
2.眼见的未必是实。
大脑只对关注的事情进行分析和判断。
没有非凡的手段,哪有非凡的成绩。
专注,忘我是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一个人总是像他认为的方向去努力的。
改变一个人先改变他的自我期望。
情不自禁,欲罢不能。
能想到的都不是极限。
思维方式决定了一个人幸福的程度。
兴奋到不行!嗨到不行!
3.今天和郑博涵谈话。之所以再次找他,只因为新的学期了仍然有几个任课老师反映“他太懒了,甚至表示有点不想看到他。”
把他叫出来之后。我依次问了他三个问题:
你认为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私、懒惰、自大。
你觉得自己是个什么样的学生?
——懒惰。
在你心里,你觉得老师认为你是什么样的学生?
——上课不听讲,下课乱说话,不听话,不自觉,很懒,写字特别丑。
他的答案令我意外和惭愧。原来他的自我认知是这样的;原来当老师说学生的缺点过多时是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真的就是如此的;原来他之所以不进步根本原因在于老师对他的态度和评价,从而让学生不自觉的就会产生自我的角色设定。
见状,我颇为坚定的质疑了他的回答,告诉了他班主任心中的他,在分享之余,他还持疑惑表情,仿佛在告诉我:我还有这个优点呢?我又结合着具体的事例以便帮助他全面认识自我。紧接着,我耐心的帮助他分析任课老师对他如此评价的原因。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他频频点头,脸上也缺少了点担忧情绪。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约定了挑战自我行动。期限为:10天。他非常乐意地接受了,爽快的回答,好。对自己能挑战成功很有信心。
通过这一次谈话,再一次的激发了他的前进动力,从这点来看,我觉得还是很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