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二忙着毕业论文,各种签字,各种找老师找领导,打印论文。
小二做事,喜欢按照自己推测以为的来。
老师在建邺的地方工作,可是老师很忙。小二在九龙湖那个地方,写论文。
论文里用到的材料,用到的一些内容专利,都是需要老师签字的。
小二想出发去建邺找老师,因为他有一份资料漏了,没有给老师签字,按照以往,老师大多数情况都在建邺,所以,小二出发了,心想,老师在建邺。
在小二出发的时候,他犯了人人都会有的默认模式,想当然模式,他想当然的认为,老师,就呆在建邺那个地方。所以,他要赶两个小时的车,去建邺。
小二没有考虑到的是,老师,确定在建邺吗?如果他去了,没碰到老师,他得有多么的委屈啊。白跑了,浪费了珍贵的时间,精力,物力,财力,通通都浪费了。
所以,我建议小二,在他有老师的联系方式的情况下,直接去联系老师。小二有很多事情,都不喜欢直接去找相关的重要当事人,他竟然想着的是去问自己的师弟,问他,老师在不在?明明有老师的联系方式,老师自己最清楚自己行踪的人,问师弟干嘛?
我明白了一点,小二做事,不喜欢直接找事件中的重要他人,他喜欢旁敲侧击,小二对待权威人物,有一种天生的怕接触,内心拒绝跟事件中的权威人物直接接触,他,好像不喜欢跟有权威的人,去直接接触,直接打交道,尽管,权威人物手中掌握的信息是一手的,他也想曲线救国,旁敲侧击。这一点,会极大的浪费做事情的时间,获得不了有效信息,做事没有效率,容易拖拉松散无效率。
其实,小二的做事方式,跟家里人的做事方式很像,他们家人都喜欢这样间接的去做事情。
比如,小二跟母亲有矛盾,周边的姨妈,嫂子,表弟,就会作为信息的媒介,传达各种信息,其实,这件事很简单,就小二和母亲,周边人给的信息准确不准确另说,他们,都用第三方来试探主角的态度,显得既不能准确捕获对方的直接感受,又不能敞开心扉让第三方知道自己内心更深处的想法,还要担心泄露自己内心秘密。
好像习惯了这样的一种传达模式,大家都好像怕触碰权威人物的怒火,怕烧到自己,就离得远远的,曲线救国,自己有什么想要的想沟通的,内心都想了很多,却担心权威人物的内心,揣测权威人物的不高兴,忽略了自己要做的事情,导致,很多事情,做了很多很多的无用功,而且,也没有效率,浪费大家的时间和生命。
还是希望小二在以后的事情中,不要怕触犯到权威人物,不要小心翼翼地获取别人觉得正常的信息,他小心翼翼的样子,其实,是让人感到心疼的,他心里积压了太多的情绪,对权威人物,他有太多的不想,行为意识的距离,让他获不到一手信息,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