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项羽和刘邦,估计不知道的人在实在不多,而这两个人给人的印象又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就来谈谈那个悲情的项羽的天真轶事。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史记·项羽本纪,看看人家这个出身,武将世家,难怪力能扛鼎,咱从小练的就是这个。论出身,咱们的高祖简直放不上台面,起事前当过最大的官儿也就是个泗水亭长,管辖范围大约是现在的4.15公里(周秦度量换算)。但就是从出身到中期实力的悬殊如此之大的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却成王败死,这简直令人匪夷所思了……
项羽小时候是个十分没有恒心的人,学过剑,学过兵法,最后都没有学成个样,倒是一心想做个人上人,以诛灭暴秦为己任,从而改变项氏的没落局面;而刘邦呢?他可不这么想,他只是愿意安稳些当个基层的公务员,吃点儿俸禄,多生几个儿子享享福,要不是后来大势所趋,他也不会走上集体造反的路子。当项羽看到始皇帝的车马队伍浩浩荡荡经过市井时,项羽说了一句话:彼可取而代之(大致意思是:我迟早要废了你然后坐了你的位置),看看多么的霸气(霸王的霸);刘邦面对如此阵仗,也说了一句: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哎呀!大丈夫就应该像始皇帝这样啊!)这就是没落贵族与底层公务员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区别,上层建筑项氏原来就住着,所以不稀罕,他要的是最上层的;而刘邦仅仅是羡慕这个上层建筑,他想也不敢想,只是发表一下感叹的情绪也就罢了。但历史就是戏剧性的让想别墅的人没了单元房,买不起单元房的住进了花园别墅(长安宫殿)。
项羽的输和刘邦的赢,绝不是历史的偶然而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项羽输就输在天真二字――个人看法,不代表大众观点。他的天真可以从五大区块来加以分析,也许不够全面,但也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第一、追溯到起兵时候,项羽就像个刚入道的小混混儿,心里就一个字――打,只要碰见暴秦的人,不问青红皂白一顿暴捶,打的人家连句话都说不上,当然这也与武信君(项梁,项羽的叔父)被秦将章邯给干掉有很大的关系,国仇家恨别无选择,但这样做无疑是把能够策反的秦军还有本来就是刑徒组合的战斗意愿极其薄弱的可以收编和团结的力量拒之门外,而只是拉拢那些早就被秦军铁骑打趴下的六国贵族势力(那些人分个红还行),这样的后果就是项羽集团总是看热闹和等着分红(六国贵族集团)的人居多,而真正卖苦力下血本的少(江东子弟兵),所以项羽的天真就天真在不懂得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单单依靠自己的八千江东子弟(后来发展了十几倍左右)和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结果当然是掉入刘邦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而溺亡。
第二、天真到不会识人用人,把范增当大管家,让韩信当门卫。不可否认项羽在起兵之初带着的是一支虎狼之师,所向披靡战无不胜,这一点可以很好的从项羽三万人回援彭城,把刘邦四十五万多国联军打的屁滚尿流,刘邦险些被生擒活捉的著名战役里看出端倪,但这也只是匹夫之勇,不可作为长久之计。再怎么样随着集团军实力逐步壮大,项羽必须要从带兵的向带带兵的过渡了,早一些把诸如韩信之类的军事天才和范增这样的绝世谋臣给提拔上来,把军队交给他们打理,自己也可以有许多时间搞个禅位活动(楚国义帝)什么的,最不济也可以听听音乐看看舞蹈(虞姬)这些文艺活动,非要自己一身臭汗累死累活,把这些人才或放逐或馈赠敌人,最终失去了可以反击的多次机会!
第三、天真的以为灭了秦国就可以回到彭城安享太平,与分封的几个小国和平相处(短期内确实复辟成功了)而舍弃了关中的险关要塞,殊不知彭城(今江苏徐州)是个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之地(种水稻小麦绝对高产),也难怪,项羽那时候没有一个知识渊博的地理老师给他加强一下地理知识,就是因为心中那团对暴秦深深的仇恨和对故乡难以割舍的留恋,终于促成了刘邦的占据关中,而后席卷天下,并最后把自己逼入绝境。
第四、放着天子不做,非要做个霸王(估计是这个名号高大上),天真的认为王中王便是比天子还要高级的存在(现在看来也就是火腿肠的第一品牌),哪里知晓自古以来无论哪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统一大业才是绝对真理,人家始皇帝呕心沥血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完成了统一,你却义无反顾的说复辟就复辟,让地下的那位情何以堪?你厉害到把秦给灭了,那毫不影响再建立一个统一的楚或者其他,为何非要把一个整体拆散(估计小时候就喜欢把玩具都拆得七零八落吧)?所以说,任何逆历史潮流的举措注定要灰飞烟灭!
第五、军事悍将,政治低能儿,天真到无与伦比的地步(作为看客都忍不住想一把掐死他),人家刘邦以前也没有进入政治核心区域,甚至连县一级的干部都没干过,你好歹还是个上层贵族后裔,从小的家庭氛围应该也有很大影响吧?看看人家怎么玩儿政治手腕的(一哭二闹三上吊都用上了),鸿门宴上不是说好了要处理某人的,怎么就放虎归山了,难怪范增差点儿把肠子给气断了,所以最后的结局是你不杀他他是肯定要杀你的,这就是永恒不变的敌己定律,不把敌人当敌人,就是把自己当敌人。
不管怎么样,楚汉相争的故事已经尘封历史两千年了,带给我们的除了为项羽扼腕,似乎再没有什么值得去记住的,但笔者不这样认为,历史总归是有他的潮流性和必然性,虽然我们有一万种假设,正如凄凄惨惨戚戚的李女士说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里我们要考证两个问题,第一,就是被围成铁桶一般的项羽能不能过得了江东(水性好的话还有机会)?第二,就算过了江东能干什么,除了引来刘邦的赶尽杀绝,把楚地夷为平地,还能带来什么?所以项羽必须为他的半生的天真付出惨痛的代价,而这些代价已经有很多人替他垫背,可千万别再拉上江东数十万父老为他的天真买单了!从这一点上来说,项羽绝对是个从开始英雄到最后的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