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孤独男孩对世界的表白像读了很疼的诗歌

最近一直在读一些关于育儿的书籍,时常陷入很深的反思中,我的孩子和曾经也是孩子的我,常常会被某些强大的世俗的东西拖拽,对平庸的自己的解释,将失败与庸常跟养育的关系牢牢锁住,对世俗的成功顶礼膜拜。这必然会与孩子的天性背道而驰。

创造力导师肯·罗宾逊 (Ken Robinson)曾说:“教育就像园艺,是一个有机的过程。我们在种花的时候,不会因为哪株花长得不够快,就去拽起来,这不可能对花有帮助。我们也不可能把所有花种得一模一样。”

这个男孩因为YY,有八年的时间没有跟人群与外界接触,他是大众眼中的不被理解的群体,可是他在与心理咨询师对话的时候,谈到对孤独的描述的时候,这个被外人成称为病态的帅哥,对世界对宇宙以及对人类却又如此生动美好的描绘。

所以是我们太过狭隘,用我们的井底之眼,将那些不受世俗裹挟的豁达善良的灵魂就此埋葬。










有些人始终带着人气来与存在 告白

像一只招人疼爱的毛绒的小鸭子一样

甚至让路过的残忍与恐惧都放慢心跳


细碎 现实 麻木 隐忍 无力 一地鸡毛

我能让太多密密麻麻的形容词穿透我的脊梁    只有这样我才可以看到芦苇荡里摇曳的灵魂。

我特别羡慕那些自由的灵魂 可以穿透星球的阻隔 可以站在浩渺的宇宙与自己的游离的上方  做出最多关于美好的关于存在的定义

那个在外人看来躺平了八年的帅哥

他用他的梦境告诉你 除了挣扎 除了放弃 除了很多关于打击 失败的形容词

远离喧嚣的存在 又何尝不是一场盛大的美丽

听他读梦境的画面  像读了很疼的诗歌

很久没有被某个具体的存在所如此慰藉


我们其实都需要跳脱 对惯常的失语

那个男孩其实很简单

这是一种极高的美德

像夏天嫩绿荷叶上的一滴雨露

清透  纯洁  又与另一片的默契  远离

没有牵手 没有犹豫 也没有恐惧

彼此漂浮 又彼此散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