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们仨,杨绛先生所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3年7月北京第一版,2012月北京第2版,2017年3月北京第57次印刷。
这本书感觉它像本叙事散文,夫妻情、母女情、父女情都通过淡淡描述娓娓道来。没有所谓的“包袱”,读起来却能感觉到父女离开之后,妻子那种悲伤。回忆三人一起的时光,一句简单的话,一件小事都让你感觉到快乐幸福。
2.
书的内容不多,只有三部分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后面的附录都是爱女在病床上,离开前夕所写的一些生活琐事,他们之间的书信。(其实前面的序言钱钟书夫妻二人合写的,因为部分字体的原因,我并未看的很懂,但却不影响我后面的阅读。)
这本书很薄,加上所有附页满打满算207页左右。
起初这本书一直听说很好,偶然前几天在喜马拉雅上听到。第一节,我们老了。那个杨绛做梦梦到钱钟书撇下她自己走了,醒来就埋怨钱钟书,但是“钟书并不为我梦中的他辩护,只安慰我说: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这一句就打动了我,一直追求的都是这种夫妻相处之道。一个怪他是因为爱而受不了他独自离开,而另一个在这种貌似无理埋怨中仍能坦然面对,这种夫妻感情才是真爱吧。
听到这里,我立马就下单购买了这本书,打开第一页就有种手不释卷的感觉,只想一口气读完。读到那里依然感觉到浓浓的深情。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
那种梦里梦外随意穿梭,可能初读会觉得有点无所适从。但是为人妻为人母,在亲人即将离开之时宁愿这一切都是梦的感情却可以理解,读起来虽然晦涩但透出的悲伤,却让我的眼睛时时的发涩。(这一部分我读的稍快)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读的比较仔细,是他们结婚后的一路相伴,都是生活中点滴。从中也可以看出两人从小生活的家庭不论是条件还是氛围都应该很好,但是他们不管到达什么环境都能随遇而安,这种良好的心态是我们现在的人所欠缺的。
两人相处,夫妻之间相互包容,钱钟书点一要火柴都可以得到赞扬。而杨绛煮的饭不管与否都能得到好的回应,这是夫妻相处之道。
怀孕后,钱钟书谆谆嘱咐:“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
钟书很郑重其事,很早就陪我到产院去定下单价病房并请女院长介绍专家大夫。。。‘要最好的。’
杨绛产子那段时间,两人分开,每次丈夫去医院,常苦着脸说“我做干事了。”这一段也是感觉到两人之间浓浓的爱意。
“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土豆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
有了孩子之后,更是感情也丝毫无差。女儿的一举一动,翻书的样子,走路的样子,都是丈夫的翻版。从中都能感受到对丈夫的思念和对女儿的喜爱之情。
因社会变革,两人分开近一年多,回来后,孩子说‘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要起赶爸爸走,爸爸却窝囊的笑。。。。后来在女儿耳朵边说一句话,女儿就立即国外相比似的和爸爸非常友好,妈妈都退居第二了。
这些简单的文字却能让你感觉到母亲看着父女两个人在那里聊天心中的喜悦,甚至眼前都能浮现出一幅乐融融的家庭场景。
3.
这本书真的就像一个老人,就静静的坐在那里回忆他们曾经的生活,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一些平实的语言,却感受很深,我想这就是真正的文学造译吧。
一直以为写文章就是想写就写,从《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知道人要多读书,而我们仨中也时刻都有他们求学时在图书馆饱读各种书籍的描述。
1935年,82年前,两人都出国留学,后来在法国巴黎只继续交费入学却只按自己定的课程读书。不愿意为一个学位赔掉许多时间。那时候都每天读中、英文,隔日读法文、德文,后来加上意大利文。这都是何等文学熏陶沉淀,我们只读过几本翻译本就想着能怎么样?太不自量力了。
薄薄一本书,读下来可能只需要半天、一天时间,但里面的感触却让你久久不能忘记,各种悲伤、思念、爱、情。简单中却透着各种生活睿智。
强烈推荐,也许,里面文字说法可能与我们现代描述不尽相同。而且里面没有让你热血激昂的语言,没有所谓的名言名句让你摘抄,但却平实中透着阅历。书从2003年第一版至今的第53次印刷不是简单的数字,证明经过时间的考验的文字我们值得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