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我们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我们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难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 《我们仨》
一、朴实的笔触下是一个平凡三口之家六十多年的相伴相随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在92岁高龄的时候创作出的一部回忆录式散文。该书主要讲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
该书主要由三个部分——《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组成。三个部分看似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关联,将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浪漫而温馨的故事娓娓道来。
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更像是杨绛先生为本书写的一个序。那一句“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拉开了整个作品的序幕,也拉开了先生回忆的闸门。
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则是以梦境夹杂现实的形式书写了最后几年中这个家庭相互扶持,相依为命的感情经历。先生在这段内容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表述:古驿道,客栈,船,杨柳。“客栈”代表的是杨绛先生在三里河的寓所,由于丈夫钱钟书和爱女钱媛相继因病住院,杨绛先生不得不在医院和家之间来回奔波,而只剩她一人的家也早已不复往日般可爱温馨,因此她在书中写道:家已不像家,只当作客栈了。而“船”的描写, 则是指钟书先生患病后杨绛先生一程一程地陪伴着他走过人生最后地旅程。作者在情感的表达上很含蓄,但亲人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却可以从字里行间中窥探一二。曾经温馨的一家如今只剩下先生一人在“古驿道”上回忆,淡淡的哀愁,不舍以及无奈跃然纸上。
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则讲述了这个三口之家六十三年来生活的点滴。从夫妻二人初踏异国,对未知领域的新鲜喜悦到喜得爱女的兴奋,乃至后来祖国蒙难一家三口毅然决然回国的大义,无不令人钦羡。
二、往事不可追,却可以用来缅怀
本书文字朴实,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最浪漫动人的故事。运用虚实结合的写法,把一家人的性格特征完完整整的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与其说是我们在阅读一个“文豪家庭“的一生,不如说我们在听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一个我们身边的故事。
本书的第二部分可能是杨绛先生最不愿提及的部分,她用梦境与现实结合的方式,滤去了那些她不愿回忆的细节和往事。但也恰恰因此,通过阅读,我也着实感受到了一位老人先后失去两位至亲的悲恸以及坚强。
本书中印象最深刻的两句话是: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再无生离”和“愿变成一块石头,守望着我已经看不见的小船”。读完全书,在回过头来细细品读这两句话,不禁悲上心头。
杨绛先生无疑是幸运的,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遇见了那个志同道合值得相伴一生的人。先生在书里写到: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曾经在豆瓣看到了一句最贴切的描述“两位老人的一生没有太多的物质财富,也没有太多的浪漫,他们的快乐大多是苦中作乐,在”格物致知“中寻找生活中点滴的快乐。当读到“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除了钟书有病的时候,这一顿早饭总是钟书做给我吃。”我不禁湿了眼眶,正是钟书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呵护,才会让先生的回忆那么的沉重深沉又令人心疼。
美好的爱情并不必海誓山盟,轰轰烈烈。笨拙的一顿早饭,茶余饭后携手探险,分别时记挂这对方的细微小事便是最令人为之动人的爱。这样的爱是细水长流,更是如深巷里浓厚的醇醇酒香,即使时空变幻,也愈加让人迷醉。
杨绛先生的一生简单却传奇。她宛如一汪隔世的清泉,不被世间的尘土所浸染。她一生潜心治学,不理俗事,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学者。
世间没有永远,但先生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