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个人,想法多但都无头绪,看到任何事情脑子就像触电了一样,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然后就在谈笑风生中无缝对接到下一秒。
老妈从小都说她像了我姥,记忆力不好,看来我是有根可寻的。
本打算就这个app记录每日自己的状态,可是,除了眼前五分钟内发生的事,剩下的我已然一概不知。
刚才合上《孤独的美食家》,就想起一句鸡汤,“这世上,唯有美食和爱,不可辜负”,以我浅显的人生阅历来理解,活着就吃好喝好爱爱好,我特意翻到书的结尾,看看有没有什么心灵的共鸣交代一下,很遗憾,并没有。其实上午拿到这书的时候,我很好奇(因为是吃货)村哥哥要带我去吃啥,但是,没翻几页,我就默默的笑了…
我一度怀疑是我会错了意?最近总是出现在我眼帘的两个字—孤独,我以为这本书就像美食纪录片一样,一个人默默的吃遍全世界的大街小巷…话说回来,全世界不假,大街小巷也可以称得上,只是,除了幻想美食的瞬间也会有其他的遐想。
“食物的本质就是欲望,关键在怎么让这二者连接,廉价美食节目里主持人夸张的雷同赞叹是一种,用通感和情欲做配角,万般铺垫,只为滑致喉咙时莫名的战粟感,显然是高级了太多。”这是我在网上找到的一个书评。
昨天,和老陈说开学以来,焦虑甚多,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我感觉自己总是困于自我的固化思维里,仅仅一个“艺术哲学”和“艺术美学”的问题让我数碰南墙。
弗洛伊德的“性本能”和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有“本源”的观点成分,很多时候,钻牛角尖不是因为愚笨,而是我天生有为思辨而生的意识,听起来太臭不要脸。其实,我觉着是不断扩大的认知范围与不匹配的知识储备在进行着搏斗。都说,矛盾才是一切生产力发展的本源,有分歧才向往改变向往解脱。
我给自己找了方法论::多看书,就会有“通感、类意识”,放下固有的思维,换个角度找答案。
看,美食和爱放在一起,都解了馋。嘿嘿
《孤独美食家》有孤独也有美食,看上去并不孤独,只是,从始至终,留在村哥内心深处的那一味“普罗旺斯鱼汤”只有他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