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在微信上读到以下这个故事,我无法不将它记录下来。这个故事,虽然不至于惊天动地,但的确很励志、很鼓舞人心。
47岁的易卜拉欣·哈马托曾是埃及达米埃塔市的一名工匠,10岁时一场火车事故让他失去了双臂。这并不影响他对乒乓球的热爱,在多年的练习下,他锻炼出了独特的打球能力,口衔球拍,用脚发球,实现击打。
2011年的非洲残疾人乒乓球大赛中,他获得男子单打亚军;2014年的日本世乒赛上,他也作为嘉宾参与了表演。
他还曾经来到中国和马龙等中国乒乓球员打过友谊赛。马龙在采访时称赞“他打得非常好,我简直不敢相信!”
他成功代表埃及打进了2016年的里约残奥会。如今,在东京他实现了自己第二次残奥之旅。
易卜拉欣·哈马托的故事感动了许多网友。他们说:“在他发球的那一刻就已经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看到这么励志的故事,我没有不努力的理由。”
易卜拉欣·哈马托曾在采访中说道:“我想要告诉所有人,没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为自己所热爱之事付诸努力”,“残疾不在于你失去了双臂、双腿或是失去别的什么,真正的残疾是对那些你想做的那些事情轻言放弃。”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命运绊脚,他们没有服输;训练坎坷,他们却能在弯道超越。
跟易卜拉欣·哈马托打乒乓球相比,我们的写作就太简单、太容易了。参加残奥会的所有运动员,都曾经历过命运绊脚,但他们身残志坚,以健康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和艰辛坚持训练,并走上了自己喜欢的赛场,在人生的舞台上尽情展现风采。
看到这么励志的故事,我们没有不努力的理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