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从南宫家只手遮天,强夺骆家庄地盘开始。秀才骆文佳伸冤无门反被陷害流放,机缘巧合拜师千门门主,改名云襄,在江湖磨砺、学习、成长,一步步用智谋为自己积累下人脉、财富、势力,最终有足够的资本达成复仇目标。而不知何时,这些经历已经改变了云襄满是复仇的内心,更大的善意萌发,更坚定的立场显现…
小说本身读的是酣畅淋漓的,能一直往下读,单概括故事主线感觉有点“爽文”、逆袭这一类型,尤其主角云襄自始至终都是不会武功的,但是在数次我们觉得不会武功一定是没法过的了这个坎儿、这一关的时候,云襄都化解了难题,以至后期在整个江湖名声赫赫。但是背景和铺垫、前因后果是扎实的,人物成长过程是充实的,因此我不觉得这本是“爽文”、逆袭。
从江湖看,《千门云襄传》主要不是呈现一个刀光剑影的武林、江湖,而是着眼于主角云襄和围绕在他身边的人之间的智谋故事,用智谋取得一次次胜利。小到赌局中的千术和对人的判断从而做出自己的局,大到运筹帷幄,在绝境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对重情义的朋友动之以情,对理智精明的人晓之以理,对帮派的人诱之以利。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要活着的价值观也贯穿始终,不仅体现在云襄身上,也能在阿布、舒亚男、南宫放身上体现。包括武士自尽时候苏敬轩说的话,胜败乃兵家常事,也有体现,活着,是重要的事情。
也正是因为怎样都要先活着、活下去的价值观在书中频繁体现,当为了什么甘愿放弃牺牲生命的时候,读者更能感受到这个东西的崇高,如素妙仙和她死后也在守护的“天心”,如苏鸣玉最后的选择。
读完不时回味书中内容,还好想到千门,济生堂,魔门,天心居,多种人生观的纠缠、对抗。最终千门两代门主的选择,刚读时感觉有些败笔、虎头蛇尾,在那么高的位置之后怎么会格局差别这么大,但是再想时候,想想是啊,可不就是那样么,人啊就是那么可笑,无论处在什么位置,无论见识过多少,无论什么时代的人们,不都是永恒地在争夺那些么。只有少数的人,是不为所动的,因为他心里有更崇高、更重要的东西和事业。这也是帮我们打开格局的一点启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