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以此文献给在深圳打拼的老友们
欢 聚
2017年6月的第一个周末,桂姐的女儿小芬在深圳某街道的“湘聚园”张罗了一桌酒席,为贺在深圳市内新买的房子。客人都是曾同租居在“富豪山庄”小区的铁杆老乡,分别是小芬、桂姐(小芬妈)、峰哥(小芬爸)、莉、菊、华仔兄弟和我,共八人。
现在大家都已各居一方,平时各忙各,只有节假日才偶尔相聚,也没凑这么齐。今日重逢,大家异常欢喜,彼此关心的问东问西,好似可口的饭菜凉了再在锅里加热,热闹坏了。
一会儿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蔬果零星。小芬穿着天蓝色的真丝裙,化着浅浅的淡妆,眉宇飞扬。她端起酒杯,站起身来,满面笑容地说:“感谢大家抽空来碰场,见证我的成长与成功!”然后一饮而尽,果真是见过世面的女孩,气场就是不一样,大气!除了峰哥,我们都立即起身,举杯畅饮,庆祝小芬乔迁新喜!桂姐边给身边的我夹菜边附和道:“不客气,吃!吃!都是自己人!”
向来嘴甜情商高的华仔说:“小芬真是女中豪杰,蕙质兰心,才到深圳几年时间,就把房子给买了。还路段那么好,装修那么豪华!”
“真的吗?我还没有去看过呢!哪天转到小芬新房看看。”心直口快的菊说。
小芬忙说:“等吃完饭,我就开车送大家去玩,不过比起莉姨来差远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们都没有你这么年轻有为!”莉谦虚道:“你利用网络,不仅主动收入高,被动收入更是惊人!”莉一边说着,一边拿起瓶子,端起酒杯,走到小芬跟前。
酒水饭菜吃了七八分饱后,峰哥像自我总结,又像给大家总结似的说:“我和你桂姐在这里整整20年了,看着你们这些娃娃长大、工作、结婚、生子。唉!不容易啊!
“是啊!桂姐和峰哥来深圳的时候,我们(我、莉和菊)还在读大学呢!一晃我们都已是中年了。”我无限感激地说:“记得刚深圳,还是你们夫妻帮我们租的房子呢。”
“那时不像现在好找工作,工厂少,找工作的人多;那时的环境也不好,美名“富豪山庄”,除了几栋别墅外,就是荒山了,有的地方还是草都不长不出来的黄土地。找不到工作的人,没地方住,常常都露宿在荒山上,下雨天更是可怜!”桂姐说。
我们一下子似乎都回到了过去,在脑子里搜索刚来深圳的样子。“记得我和桃、莉第一次来深圳找峰哥是租车来的,看到路两边比家乡还落破,还以为开出租车的人是骗子呢,吓得要死!”菊说。
“你看现在这一片区建设得多好啊,马路建好了,还修了地铁;休闲设备也搞好了,有“客家小镇”等游景点和锻炼身体的运动场所,富豪山庄的出租房建得密密麻麻的……”
在欢谈中,我将这一席的老友来深圳的经历简略的整理了一下:
我们的开路先锋
1997年春,有人到我们村招工。28岁的峰哥和26岁的桂姐将6岁的女儿小芬托付给父母亲后,跟着村里很多人来了深圳。在介绍人的安排下进了一家电子厂,那是家黑厂(或者说那时政府部门对小厂还没有形成严格的监管制度),对员工的要求很苛刻,每天都要上十四五个小时的班,有时还要通宵加班,周末也不休息。很多人都吃不消走了,但峰哥和桂姐坚持留了下来,因为每月能盼到1000元左右的工资,抵在农村种1亩地棉花的收入。
桂姐那时最疯狂的事就是想孩子。厂里遇到淡季,她哪里都不去,专门给孩子编毛衣,各式各样儿的不知编了多少。舍不得给自己买零食,但打电话特别舍得花钱,有时好像没跟孩子说两句话,100元钱就没有了(那时没有手机,只有公用电话,有时还要排很远的队等,3元左右1分钟)。
后来所在的工厂越来越正规,厂方的环境和对员工的待遇越来越好,还给员工们买了“五险一金”的保险。峰哥他们过着安稳平淡的生活,很满足!再说他们没有多少文化,又老实本分,一晃女儿都出来工作5年了,已经别无它求了。
人若能知己,也不失是种幸福!
三位好闺蜜的第二次投胎
有人戏称:女人嫁人家,是第二次投胎,当今社会,女人择业又何倘不是一次投胎呢?
1999年初夏,我和俩位闺蜜(莉和菊)分别从省城会计大专和计算机专业毕业,仨人一同来深圳找工作。初来乍到没有落脚点,幸好我们找到了峰哥夫妻俩,是他们好心收留了我们。虽然蜗居在巴掌大的租房里,但有可口的饭菜,还能和老乡们在一起疗伤,感觉蛮温暖!
刚找工作时,心里还是有种“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游”的心怀,只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中,感觉自己也只是颗蒲公英的种子,看似自由,其实也只能局限于风力的大小与走向上。
我们仨都未能找到对口专业的工作,那时劳动力供大于求,自然招聘上苛刻些。记得当时深圳工厂对会计工作者要求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还要深户担保;在学校学的点计算机皮毛也未能排上用场,只能做个凑合的打字员。最后我们不得不曲线救国,另谋生路~~我和菊做了办公室文员,莉做了商场销售员。
菊是我们仨中最漂亮的,性格温柔贤淑,缅腆勤快,也是我们仨中最早嫁人的。她嫁的是所在单位的一员司机。当时她的早嫁与择偶标准,差点让我颠覆了婚姻的价值观。她的老公学历不高,长像也一般,但是广东籍贯,且家里还有两栋楼出租。菊生孩子后,在老公的张罗下经营了家粮油店,日子过得很红火。
莉性格开朗,有活力又不失优雅,做事利索果断,在学校里和同学们就爱高谈阔论,被男同学们奉为女神。不过她有自己的方向,她想成为商业女老板。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她只能勤学苦练,深圳的街头巷尾东奔西跑拜访客户,还要常常忍气卖笑。
记得她第一次应聘成功的是在一家发电机公司做业务销售。我真不敢想象:一位学会计专业,且文艺范十足的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子,每天奔走于各工厂车间,且不娇不作地与一群大老爷们谈机械、聊零件之类的话题是什么样子的?
好在她早已蜕茧化蝶,成了名副其实的女老板,成了众人眼中的成功人仕,且在她32岁那年生了她的第一位宝宝。
我没有菊的好运,有一把遮天的保护伞,为她铺就平坦的生活之路;也没有莉的才干与胆识,成为杀伐决断的商业女老板;我一直在公司从事文职工作,不闲不忙,生活恬淡。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若跟她们比较,平凡的我卑微得自己都不忍细读。好在我清楚自己的所爱在哪里,能力在哪里,心里倒也平静。
今天的样子,都是昨天孕育的结果。人生中的各种际遇与把握,也来源于孕育中的修练!
当老板是个技术活
有很多人说,等我有了钱,就不打工了,自己去做老板;也有人说,等我把技术学精了,就自己干……这样说的人,大多到退休带孙子了,也没有做老板。其实他们缺的不是钱和某项工作的技能,而是缺少做老板的技术!华仔就是这样既没有钱,也没有工作技能的小老板。刚开始,他只有想做生意的气魄和干劲!
2004年,华仔18岁,高中毕业。在父母的托付下,来我们这帮老乡处落脚找工作。华仔从小受父亲熏陶,特别迷恋做生意,在工厂工作不到两年,啥都没有就想自己创业,且说干就干。开始,他在小区的门口摆了个地摊,贩卖衣服包包之类的东东。前几天生意还不错,干劲也足,一段时日后生意就箫条了,人也倦怠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后现金没赚到多少,赚了一堆滞留货送了人。
2008年,国内的淘宝网购和物流运输刚起步不久,华仔抓住了机遇,权衡利弊后,选择了做物流。
万事开头难,又只有他一人里外张罗,吃了不少苦。那时还没有智能手机,更没有方便的手机地图软件,他常常送货迷路。有次因为找不到目的地,耽误了很长时间,乱窜了一阵就在车上睡了,等到第二天天亮看了周围的环境和门牌,才知道早就到了,搞得让自己都啼笑皆非。
那时物流生意这块很有市场,他既要跟客户洽谈业务,又要出车运货,实在太忙太累,就另请了俩员司机帮忙,但还是常常犯困,就连过马路等红绿灯的功夫也能睡着。有段日子他忙得在车上呆了快一个月,后来回租房,深圳的回南天早就让他的棉被长霉了。
因为年轻,社会经验不足,也不擅长管理,结果一年下来收不抵支,回想起自己的辛苦付出觉得不值,有另谋出路的想法。生意经通的堂哥知道这一情况后,连忙给儿子打气助威。
2009年春,堂哥和堂嫂从老家赶过来辅佐华仔。虽然是做跟以前不一样的生意,但堂哥对人际关系与生意等方面的管理自然不在话下。他从各方面把关,并招兵买马,扩大规模,很快就扭亏为羸了。
后来华仔的弟弟安仔也来了,现在父子三人齐上阵,开起了家族式的物流公司,幸福感与成就感溢于言表!
新一代职场领路人
桂姐的女儿小芬今年26岁,正好是桂姐刚来深圳的年龄。她是第一代留守儿童;也是标准的90后职场女性;更是新时代的中坚力量。虽然从小被爷爷奶奶宠爱有嘉,但她非常拎得清人情世故与职场游戏规则,更懂得凡事都要自己努力,混日子损失的是自己的青春。
在大学里,小芬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且她还利用节假日来深圳体验生活,明白了自己职场上的刚需,从而恶补不足。
“宁做沙漠一戈壁,不做温室一插花”,做销售是最能磨练人的,小芬挑最难的做。毕业后,首先她在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做网络售销,卖网站。由于认真与负责,她几个月就扎稳了脚跟,从做IT培训教育行业的上岗培训讲师,到市场部主管,再到今天一家大型互联网软件开发链锁公司的 CEO,每一步都走得坚实稳妥。当然也为她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后 记
吃完饭,我们一起参观了小芬的新房。在惊艳的赞叹声里,依依不舍的离去……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一本厚重的历史教课书。在深化改革,不断更新的历史洪潮中,不管你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有其历史赋予的使命,但只有不断学习与挑战的人,才能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