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回看张文质老师在作文研修班的第一讲——《写作作为通用能力》。张老师在漫谈式的讲述中,将他多年的一些体悟和感触倾力而授,让我这个听众受益匪浅,引起心中的共鸣。
写作的勇气比写作的能力更重要
按理说,能力似乎比勇气重要。有了较强的写作能力,我们才能有信心继续去创作,一篇接一篇,大胆地书写下去。这真的很符合实情,也很符合我的心理设想。有了良好的写作能力,你才能写出令人惊艳或者钦佩的文章,你也才能有勇气去转发,甚至将它投稿。
我一直就是这么认为的,所以,听到张老师这么说,有种醍醐灌顶的彻悟。原来,我的止步不前,是我的这种思想与认识严重阻挡着。因为写的不好,所以思虑再三,难以下笔;难以下笔,就会一直不去动笔;既然动笔都不动,又怎能提升写作能力呢?
有时可能有感而发,想写点东西出来,一提笔或者一打字,觉得用词不妙,或者叙述过简,难以成文,就这么撂了下来。一旦停笔就是不再动笔了!
仔细想象,写不出来或是写到一半而搁置,不就是自己缺乏勇气,缺乏面对书写表达的勇气,总觉得自己不行,没有尝试怎能觉得不行?即使写出的文章不堪入目,不能细究,也得要先写出来才能从中吸取教训,寻找短处以改正提升。否则,一切皆为空谈。
那么,鼓足勇气,大胆地去表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点,不要过度在意别人的标准和评价,不停地写吧,写吧,写吧!
写作是量的积累,时间的积累
虽然我从小学开始就学着写作,一直写到如今,然而我努力去写作,认真地对待写作,才是从去年开始。短短的一年的时间,就想让自己的写作大步提升,这不是和张老师所授的观点相左,怎能实现呢?
量的积累才能达到质的飞跃,这句话我们都不陌生,可要把它放到生活实践中去理解,我们往往就会急功近利,抹杀了它的科学道理。所以,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好慕虚荣,不能投机取巧,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从写到写,从大量的写的实践中去感知语言,感知表达,感知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