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惯例,讲事情的时候总有由头才是,否则让人有些感觉无病呻吟的嫌疑,那好吧,随便找个网上的事情来说吧:
5月12日晚,大连宋女士跟另一位家长带着两个女孩到某饭店吃饭。据报道,在饭店里,两个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耍,邻桌的女大学生嫌孩子吵闹,奔向宋女士的女儿踹了一脚。随后宋女士与女大学生发生拉扯,冲突间还扇了店员耳光。事后,女孩母亲称,当时女大学生踹到了女儿身体和凳子,自己护女心切动手打人;女大学生则表示,自己只踹了椅子,但承认不该冲动,愿意道歉并赔偿。
事情其实很小也很短,但网上一播,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各种反转各种声音,也着实热闹了一番。我对这事无可评论,但这事很好的契合了我文字中想说的“暴力和讲理”这个议论。
从本质上来说,不管“暴力”还是“讲理”都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已,都是对一种“公平”的追求。所谓“公平”也是站在什么立场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标准,所有的目的也就是对自己有利或者不得不能接受的妥协点。否则就是不公平,公平与否也就是秤杆上移动秤砣那一个点,平衡就好。
解决问题还有一个效率问题,有快慢之分,街头打架时,很多老手都信奉一条:“当场赢了就赢了,后面的事后面再说”。的确,在冲动暴力的一瞬间赢面大的的确是直接了当的现场情况,至于善后往往的讲理的部分,缓慢而繁琐,那些急性子的、不愿用大脑的人情愿用后悔和痛苦来交换一时的快意恩仇。特别善后过程中介入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各种势力的博弈过程,到底最后谁妥协还是一个未知数。所以急性子的人选择更是容易暴力,甚至还可以用“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美化自己的爆燃个性。所以也就在效率上貌似讲理或许输了一筹。
从美学的角度看,“暴力”和”讲理”各有千秋,老实说,没有暴力镜头的电影很难生存,文学也是。“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有着绝对的拥趸,“北野武”也是如此。暴力美学不仅是身体动作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所以“沉默的羔羊”倾城一时。“暴力”之所以上升到美学,估计源自人类内心的自我暴力的一面。当站在理性的对立面,暴力有着简单而纯粹的美。“斯巴达勇士”那义无反顾的突击一刺可以宣泄多少男人内心的压抑爽快。当年在梁羽生、金庸一统江湖的时候,古龙先生完全摒弃那种讲理式的一招一式理性武功,以一招致命的更暴力更直接的方式三分江湖天下。面对大众娱乐美学,讲理或者说理性有些失落,尽管现实社会中更需要的是理性,更需要能够讲理。
人性是复杂的,和平美好是靠讲理来构建出来的,暴力潜伏在身体里,当爆发的时候肯定也会被伤害,如同疯狗龇牙咧嘴时随时会面临更强大的棍棒打击。也就是说暴力会遇到更暴力。所以就会遇到“浙江苍南城管被上千名群众围殴”的事件。理性的人会认为暴力的人“没脑子”,可是社会往往是在讲理之前要经历暴力才会安心坐下来思考理性。
现实社会中,崇尚暴力和讲究理性的结果是大都不一样的,作为需要一个协作的现代社会中,暴力这种以简单纯粹的获取结果肯定是不能适应复杂的环境,这需要理性来协调,需要一个讲理的环境来维持平衡。马克思韦伯说:“人的社会行为具有一种'内在可理解性',人与人之间,人的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常可以立即被感知”。如此看来,尽管人可以经过现代理性教育逐渐化解暴力带来的戾气,但如果仅仅是表面的教育而内心依然存在暴力情节的人依然是藏不住的。在其行为和目的之间对方或他人是可以敏感的感知到的。这也就是真诚和虚伪的另一面镜子。
简单的暴力如同猛兽,虽然猛兽尤其不可比拟的雄壮之美、野性之美,但事实上猛兽还是不可竭止地越来越少,甚至假如不进行保护的话还面临绝种。自然界是这样的,社会发展也应该如此。文明程度的前进会埋葬表面的暴力行为。至少减少那种撕头发挥拳头的体力活。理性的光辉终究会占据上风。表面上如此,可是,作为与生俱来的潜在的原始的内在暴力到哪里去呢?如果说可以消灭,我是不相信的。再高明的理论也不能改造人性。佛教不能,基督也不能,我们的孔圣人、朱熹、阳明圣人也不行,好不容易引导好了一个,结果回头一看,我勒个去,又冒出一大波来了。这慧剑斩断了俗世前缘,可这理性的莲花就是比不过暴力淤泥的数量,甚至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释迦用五百世忍辱来换取一个成佛,这人性的岂能这么容易被改良?
现代文明社会有个好处,用理性来疏导人性的暴力,比如“体育竞技”、“网络游戏”、“广场舞”等等,学着大禹治水的方法释放人性的洪涝。功劳效果上显而易见,但还有副作用,沉迷于游戏竞技的过程中,也同时培养着另一种暴力---冷酷,彷佛对面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如同游戏中虚拟的人物一样可以无限的生死。内心更是负罪感。为了虚拟世界的进阶而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暴力掠夺,这样的案例我们也见的很多。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这内心的路还真难找。
作为平头百姓,一边祈求生活在平和的世界中,一边又不甘心生活如此平乏,特别是不能满足内心希望(欲望)的时。竟然有很多人希望暴力世界的再现。这好比躲在家里看窗外狂风暴雨的心境,自己是安全的,却希望外部充满刺激。那假如让他感受一下窗外的风雨时,却理性的退缩了。那么,暴力和理性的一场战争实际上在他内心发生了。而且很多时候,先冒出来的还是暴力。也之所以在社会活动中突然遇到变化时,人的第一反应是暴力冲动的,而后才是理性的克制和计算暴力之后的代价。人们常说,理性是正确的,但即使大家都认为的理性还是可能会背负“懦弱”、“胆小怕事”、“逃避”等等骂名。
很久前读一行禅师《终止你内心的暴力》,内心触动莫名,那是一种可行的方法,通过观想、呼吸来安抚暴力的因子。一行禅师在暴力不可灭的观点上深得我心。禅师一生致力于人心改造的工程,用古老的佛法,深远的意境来治疗现代的人的内心。他曾说,人的内心如同一个花园,暴力和平和都是花园中的种子,看你更愿意培养哪个种子。
理性社会终究会战胜暴力,这是这一代文明全体希望的目标。暴力应该回到另一个世界中,比如电影,不管正面英雄还是反面坏蛋。又比如游戏,你可以在其中快意恩仇。而社会的责任则应该像一个守护者一样严禁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包括媒体的引导,都不能将现实的暴力演绎成电影那样正反主角那样。
暴力就是暴力,外界的克制必须倡导。内心的引导页必不可少。
讲理才是正道,有个讲理的渠道必然需要,否则只会引发简单的暴力。
讲理还有可以争论的平台,这样秤杆上的秤砣才能找到那个合理的点。
(风-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