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ve people, use things.The opposite never works.”(人是用来爱的,物品是拿来用的,反过来是不恰当的。)
生命这么短暂,又没有绝对的意义,我们不妨大胆一些。“5、4、3、2、1,就是干!”
开篇灵魂提问
你知道自己总共有多少存款吗?
你知道自己工作以来总共赚了多少钱吗?
你怎么管理自己在人际关系中的投入?、
你知道自己有多少真正在意的人,而你又投入了多少时间给他们吗?
你知道做什么事情会让自己快乐起来吗?
你有适合自己的恢复精力的方法吗?
人的重要性分类
第一类:重要他人,包括无条件支持我们的家人,无话不谈的朋友,困难的时候给予我们帮助的贵人。
第二类:普通友人,包括曾经愉快相处过如今来往较少的朋友,一起工作的老板和同事,来往较少的亲戚。
第三类:“忽视”友人,那些一直给我们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没舍得删除的朋友,这辈子都不会往来的人
勇敢拒绝
都是先顾着别人的要求,剩下的喘息间隙才留给自己。后来,一句话救了我,堪称金句:别人对你提一个要求,他已经做好了两种准备,同意或者拒绝,给他任何一种答复,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拥有自己的观点
当你有了观点,你就有了敌人”,同理,当你有了主见,你就有了“敌人”。
关注正能量
关注即强化。关注负能量的人,就会吸引更多的负能量来自己身边
选出生活中与我们接触密切且对我们重要的人,依据以下问题对每个人的能量值做一下比较和思考。
●他生活得快乐吗?
●他是一个爱抱怨的人吗?
●他跟家人朋友的关系好吗?
●他是一个积极互动热爱生活的人吗?
●他是一个真诚、真实的人吗?
真正的休息
我们所有的休息都逃不出这两个目的:恢复体力和恢复脑力。其中很关键的是恢复两个资源——“注意力”和“意志力”。所以,一切消耗我们注意力和意志力的事情,都不是真正的休息。上网看新闻,上微博追热点,这些会占有我们的注意力;判断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判断电视剧中人物的好坏等需要消耗我们的意志力。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真正的休息的时候,要看它是否消耗了我们更多的注意力和意志力。
这两天我在看《反本能:如何对抗你的习以为常》这本书,恰好也讲到了休息这个点:看肥皂剧、刷朋友圈都属于被动休息,被动休息能够带来短暂的多巴胺递质增加,多巴胺能够带来一定的愉悦感,但它属于递质类愉悦因子,有效性非常短。锻炼和休息属于主动休息,主动休息能够提高催产素水平,催产素属于激素类愉悦因子,它带来的时效会更长,当我们再次投入工作和学习中去,它还能继续发挥作用。
宁愿放空发呆,也不要拿起手机刷朋友圈、热点等消耗更多的精力。
一次只做一件事
拖延症不是懒惰的表现,而是在你面临压力时的应对机制。当我们在拖延的时候,我们逃避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压力。
可以直接采用《5秒法则》这本书里提供的方法:“屏蔽掉你的想法和行动之间的感受,倒数5、4、3、2、1,go!”生命这么短暂,我们不妨大胆一些。
物品的分类
在我眼里,所有的物品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有用,另一类没有用。有用的物品又包含两种:一种是有实用价值的物品,另一种是有观赏价值的物品。
读后感
有人和我一样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但是也和我一样觉得因为没有意义,所以更加勇敢做这一切。
但是这个人使用极简的理念,来发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