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离开老家的火车上都有驶向北京的列车,那是一个充满向往的地方。
大学没毕业,很多同学都去了北京,但是留在那的很少。很多人都是来到北京又走了,最终没留在首都。
17年有幸我也来到了人们都向往的大城市北京。走在西单女孩待过的地下通道,吃了海底捞,吃饭时还欣赏了现场变脸。北京承载了历史文化,在这历史的变迁中更是有无数人来来往往。我走在北京路上的感觉是,这里我还回来。
对我这个小城市的人来说,总结如下几个点。
一,八条机动车马路。另有自行车专用道。随处可见月季花,玫瑰花在绽放。
二,所有公共指示牌都是中英两种标识。西单的地铁出口有盲文,新建地铁扶手没有。公交有司机和服务人员各一人,服务人员负责指示。
三,地铁和公交收线都非常晚,有的末班到23点。可见首都人的休息是多晚。
四,用餐为顾客考虑非常周全,餐前等候有饮水,手机充电。就餐有净手餐巾,服务员不断添水,餐中有眼镜湿巾,手机塑封袋,皮套,餐桌下有充电器。请来了变脸演员。餐后有牙签和口香糖。
五,马路上处处是广告。处处是艺人要来首都开演唱会。这里不仅吸引全国各地的人来这里谋生,也吸引着世界各种肤色的人们来这里旅游,工作。
X是我的高中同学,因为歌声动听,又会弹琴。所以文艺节目什么的没少参加。她是少数去北漂留在那里的人。现在距离高中毕业有十年时间了。她工作后走了很多城市,每次都是笑魇如花。
前阵子刚看到她的状态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她又在学习。对于我来说,离开北京的那天下着大暴雨,隔着车玻璃看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大楼和上面的大字,我特意拍了张大楼照片。别的学生也许对清北感兴趣,但是对于喜欢音乐的X和我来说,中央音乐学院是我们的向往。很多个高中的熄灯的晚上,X都在我的上铺,唱着歌,歌声回荡整个寝室,到大学我还想着,要是室友有着X那样的歌声的人作室友,多好!青春一去不复返,转眼间,X真的实现了当初的梦想。
能留在北京的,都是好样的,也像X学习,成为一个努力上进的人。虽然我距离北京很远,但我坚信,北京我还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