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偶尔会从榜单找日更素材,那天偶然间看到一篇主题为《死亡的最后一关》吸引了我,我看了两遍。
故事讲述了一个摆渡人被浅蓝色味道所吸引,这种味道很不寻常,是每一个临死亡的人身上,都散发出一种蓝色味道。
摆渡人的责任,是代领这些死去之人送到河对面的位置,前提是人要死去,而这个女孩身上的颜色很淡,无法将其强行带走,主要看女孩的选择。
于是让女孩自己选择喜欢的死法,女孩一听来了兴趣,于是让摆渡人讲述三种死法。
第一种:意外之死。随机安排一次车祸、一次坠机、瞬间丧命,不用受太多苦。
弊端就是,生命结束的太快,父母是否能情绪稳定的接受,可能会影响家庭,以及身边的人。这种死法比较自私,因为这个死法是只去注于个体的最优起。
女孩觉得这个挺好,但是想到年迈的父母,犹豫了,她不忍心再让他们承受丧子之痛。
第二种;孤独之死
寿命很长,会看到家人们一个个离开,无人陪伴,没有孩子,一个人在这个世上孤独的活着,没有任人与其亲近。
女孩听了有些兴奋,这个听起来不错,自己是一个社恐,还有抑邪症,平时就喜欢一人待着,希望谁也别来打搅她。
摆渡人添加道,只能一个人生活,你交不到任何朋友,也没有人同你交流。
女孩不愿意承受这种精神上的折磨。觉得"人是群房动物,不可能辈子不与个人产生链接的。"
第三种死法是,疾病之死,它分重症型和轻症型。
"轻型的话,就像癌症、艾滋病之类的慢性病,每天吃药,定时医院做个小手术,其他的和正常人没什么区别;重症儿是每天在医院里,运气好的话,是一个可以活动的的疾病,还能偶尔下晒太阳。
轻症听起来还不错,说自己有时候也会生病,平时医院打针输液什么的,不过这个死法应该不会这么简单吧?"
轻型是有期限的,比如两个月,十几天。总之不用担心自己能够被医治好,不可能有活下来。
摆渡人这时说了很经典的一段话:你们人类时就是贪得无厌,在知道自己的生命期限后,就会无所顾忌地活出理想中的自我,把以前只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通通完成一遍,而往往这个时候突然不想起了。
还有的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段,终于找到自己一生热爱的事物,与要追逐的梦想与目标,可惜的是,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了。
还说,有的人还会因为生病的时间过长,而目经历人性的考验,目睹亲情的离去而遗憾的去世。
而女孩这时却不认同,她觉得这个世界还是有很多好人,还是有很多愿意牺牲自己保全别人的大无畏者的。
摆渡人讲完了三种死法,以及人间的痛苦,觉得女孩的做法是对的,早死早超生。催促女孩赶紧选择。
显然摆渡人等不及了,考虑时间从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五分钟,摆渡人依然一言不发,最后决定用一分钟考虑。摆渡人发出最后的命令,如果再不选择,就替女孩自动选择。
文章的最后结尾,在摆渡人讲述完三种死法以后,原来想离开世界的念头越来越淡了,她害怕意外去世,给父母造成的伤害,她害怕孤独与寂寞,想到了美好的世界,想到了人间的确幸,想到了和朋友看日出,想到了和父母吃烧烤,想到了和爱人一起慢慢变老。
求生的欲望越来越强烈,最后在生死选择了好好活下来。
第一次读完,我由衷的佩服作者的构思,人生所有的死法都包含里面,意外死亡是最快的,但是却是对家人伤害是最大的;第二种是孤独之死,我想这是最可怕的死法,也是最残忍的死法;而第三种疾病之死,是很多人无法改变的死亡,期间会看透人性,或许还会经历亲情的破碎,这种是最痛苦的死法。
第二次读完,我发现三种死法,除了意外死亡是无法避免外,其他两种死法最后的意志是靠自己决定的,可以排除孤独,结交朋友圈,让自己的生活热闹起来,疾病并不代表死亡,有些疾病靠着坚强的意志,乐观强大的心态,不用药物也是可以恢复起来的,关键在于病人的求生意识有多强。
我想如何在这个有任何意外来临,有疾病缠身,有孤独缠身时,不要先想如何轻松的去死,而且想应该如何找到活下来的动力,生存的勇气,应该是作者最想表达的东西吧!
其次就是不管在什么时候,要活在当下,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不要等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后悔那些未完成的梦,以及未来得及做的事情。要尽情享受生活,活在当下,勇敢追求自我,活出自我。
这是我阅读这篇三千多字小说的最大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