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同事一起出去做活动,因为所去的园区属搬迁聚集居住,正常上班时间,园区内基本没什么人,除了三五老人在广场旁边晒太阳唠家常,基本没什么人流可言。当时我也没多想,二人就草草做完活动结束回家。在回去的路上,同事说今天总觉得怪怪的,我问哪里怪?他说今天的活动好象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本来想做更多的。
他这句话使我警醒起来,马上反思,我对活动的态度是不是也是想敷衍了事的态度,只是为了交差。这仅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不是我已经在受目前环境的影响,变得对自己要求不高,做事也在低标准低要求上走了呢?这是一种可怕的工作态度,延伸到做事和学习上,最近对自我的要求是不是也放松懈怠了很多呢?我确实需要停下来反思一下了。
自从前阵子对工作与学习做过深刻反思后,我已没有在这上面花过多注意力。相反,自那以后,在工作和做事心态上,反而积极主动了许多。从对原本极其反感的行政工作到现在已顺利上手,只不过是改变了态度而已。一切渐渐顺利,反而又生出不安来,怕自己被这样的环境给同化腐蚀了,因为太过安逸而忘记奋斗的意义。必竟,现在根本不是可以停下来的时候,更需砥砺前进才是。
最近一个月,之前一直坚持很好的早起,懈怠了许多。要么晚上很晚睡,早上就不能按计划起,要么虽然早起了,却没有做最重要的事情。这段时间的精力安排,象是一个黑洞,时间无声无息过去,自己也过得混混沌沌。12月一旦过去,时间就真正变得紧迫起来,想要明年上半年拿到好的成绩单,现在开始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还不算晚。可是,我又在做什么呢?
现在比较能理解阳老师说过的那句话,想学习什么知识,先把自己置于那样的学习情境中去,一定要在实践中学习,才进步得快。这句话也可以这么理解,在和自己价值观不一致的环境中生存,我还需要分出精力来与现有的环境进行对抗,尽管很多时候是无意识的。就象今天同事的一个发问,有些东西影响你,是悄无声息的,朋友、同事、环境,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了更深的领悟。
我承认现在的工作环境中,没有人和我的价值观相似,我们虽然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精神世界却处在二个不同场域中。我需要警惕的是,对现有的工作处理得越顺手,我是不是越有可能被这个环境所影响?慢慢失去了一直以来对己的高标准高要求,变成“差不多”小姐,这是我最不喜的。
到现在我才深刻认识到,一个人努力,辛苦又孤独,要和环境作战,要向自我开炮,一群同频的人相互感染激励才能走得更远。我要么随时做自我觉察,自我监督,要么尽快寻找到同频的人或社群,借助外力来推动自己快速成长。否则,不知何时,我的路就走偏了,不再是我一直坚持想要的方向。从这个角度来说,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也很重要,起码可以减少很多自我消耗,能把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这是我从这份工作上,得到的最大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