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完《活着》,似乎这次看懂了,我沉默了很久,脑袋很空,却又有很多思绪久久不能挥去,压抑在心里!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富贵年轻时的放纵输掉了另一半家产,从此过上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两年多的逃亡生活似乎让他成熟了不少,却不想,一起的战友春生小子的老婆生产需要血,要了他儿子有庆的命,凤霞生下苦根后离世,本一场病让她说不了话,降低了她的人生选择,偏头女婿二喜给了她生命中仅存的温暖,奈何如此这般结局。母亲家珍因悲伤也离开了,富贵带着孙子坚强地生活,殊不知,却因吃豆子而丧命。残酷的经历,亲人的一个个离去,使得富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死了的已经死了,活着的还得活着,一天天地活下去,尝尽这人间百态!
现如今的我们也一样,区区三万多天让人觉得也很漫长,白天无所事事,夜晚孤独的灵魂,一遍遍询问自己,活着到底为了什么?为了生育儿女,为了逐渐年老的父母,为了一日三餐,柴米油盐,还是为了只是活着,无法选择的出身,亦无法选择的未来,某一时刻已经被注定了,命运如此,终究逃离不了。《百年孤独》里有句话说“人生的本质就是一个人活着”,细想一番真对,终究是一个人的旅程,所以找到切合的灵魂伴侣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人群中的孤独最为致命,一个人活着的最终使命就是让自己幸福。太多的欲望和鸡毛琐事包裹着肉体凡胎,甚至殃及到灵魂,懵懵懂懂地过一生,俗称没有开窍。
每本书,每个人都告诉我们,珍惜生命,珍惜眼前人,这一生遇到的人,下辈子再也不相见了,我们只是今生的缘分,最后终归淹没在历史长河中,沧海一粟都称不上,卑微渺小地不值一提,只是想和做之间始终不能如一,由此看来,修炼自己多么重要!就像伤害我们的人始终只是我们最在乎的人而已。王阳明心学中,道理都讲透了,都懂,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致良知”“知行合一”万事万物皆由心而生,在知中行在行中知。可能做到的能有几人?时不时就蒙上了灰,看不见的真相,甚至不知道自己该追求什么,朝哪一方面努力?能坚持几天?做不到如何?做到了又如何?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何等悲凉,活的通透的人都不会快乐,活的通透的人才会真正快乐!追求权利地位,金钱名誉的人,他们真的快乐吗?可到后来终究是一场空不是吗?谁能带走它们?身外之物的丢弃谁能不管不顾,世道如此,还是人心如此,世间有几个王阳明?别人这样,我们也这样,别人那样,我们也那样,“羊群效应”和封建思想一般早已根深蒂固了!怕了独立特行,为了不出众,我们都选择从众。日复一日的二十四小时,继续膨胀着肉体,灵魂被挤的快出窍了吧!我们学习干什么?做无知之人,过无知人生,不想那么多,不思考,白天干活,晚上睡觉,多好!像孙少安一样,娶妻生子,为全家生计而不懈努力,过好光景,为了不愁吃穿地过下去…千万别学孙少平啊!学了他,知道了双水村以外的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苦感触深,并不觉得是什么好事,只会徒增常人无法有的苦恼而已,有什么值得追捧?
可是,不知不觉中我也选择了这条路,变得多愁善感,心思细腻,自己苦,却见不得别人苦,在芸芸众生中,悲悯之心难以掩藏,快乐与忧伤都比他人来的刻骨铭心,因此,终其一生都要踏在这条救赎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