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战“疫”带给家长了什么
谁也无法预料,2019年岁末被调侃的那群出笼的“魔兽”,居然无法如期回到“笼子”里去,居然要被隔离在家中让忍无可忍的爸妈们一忍再忍。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究竟会持续多久?我们尚不得而知,但很显然,这个还没有开学的学期要被315打假了,它显而易见的瘦身,迫使每一个家长开始系统、科学的思考孩子的成长、学习问题。
你的娃怎样,你揪心与否,可能还被掩盖着。但邻家的小孩爬上屋顶蹭网“停课不停学”的上进一定击穿了你的小心肝,让你对自己家的“魔兽”的成长越来越感到焦虑,越来越没有耐心。
青春从来不设彩排,这个加长版的“寒假”和孩子的一切成长时光一样,都不会从头再来!如果一切经历都是财富的话,这场病毒引发的战“疫”,带给作为家长的我们以什么样的财富呢?
病毒将我们和“魔兽”关在一起的这段日子,让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共同成长”才是唯一正确的姿态
每一个成年人,都天然的自带“成见”,它是我们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之后,自然形成的自以为是正确的“道理”。如果孩子的成长就是学习前人面对世界的经验的话,我们的成长便是不断突破自己的“成见”,和自己的孩子一道重新来认识和感知这个世界。今天,我们再也无法期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在未来,在孩子身上再来一次。所以,我们身上的那点“经验”实在是自以为是的,很可能就是一文不值的“成见”,除非你的孩子乐于接受,并且能够灵活的传承与发展它,用它来应对未来的生活。
这个寒假之前,我们还对电子产品对孩子的不良影响心存恐惧,还视电视、平板、电脑为洪水猛兽,坚定不移地执行不能让“魔兽”和猛兽合体的“成见”。因为疫情,在“停课不停学”的号召下,全国的孩子几乎在一夜之间,“无一幸免”的全部成了信息化的俘虏。特别是那个爬上屋脊蹭网学习的孩子,一下子刷新了我们对学习的认知。
“共同成长”才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唯一正确的教养姿态。否则,“养不教,父之过”的鞭子,早晚抽到我们身上。“迂腐”的帽子早晚扣到我们的头上。
《颜氏家训·教子篇》开篇即讲:“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意思是说,超凡的人不教也能成才,太笨的人教了也见不到效果,智力中等的人,如果不教育,就很难明白道理。
做父母的,先要有平常心。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孩子只是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孩子。在自己的子女身上不花心思、花时间去教育,是很难获得最好的成长的。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孩子,不会因为父母太忙,来不及在教育上投入精力,就成为“上智”——不教而成。正相反,只会因为父母太忙,来不及在教育上投入精力,而坠入到“下愚”的行列之中去。
“养不教,父之过”,生养了孩子,如果不去教育他,实在是做父母的最大的过失。教育子女是做父母的责任,因为自己忙,将这样的责任推给旁人,绝对是徒劳无益的。
在古代,帝王之家有一整套的教育子女的方法,帝王的教育甚至是从胎教开始的。怀孕三个月时,就要搬入专门准备的住处,不该看的东西不看,不该听的东西不听,音乐、饮食,都严格遵循礼节,按照一定的法度来提供。这种从胎教开始的教育子女的方法,被镌刻在玉板上,藏在金柜子中。太子出生后,两三岁的时候就已经为之选定了教育他人生大道的老师,从那时起,就开始教育和积淀他孝、仁、礼、义等方面的涵养。
相比于古代的帝王之家而言,我们普通人实在是已经落后了很多。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仍然不懂得奋起直追的话,孩子人生路上那条他无法迈过的鸿沟,谁能说和我们没有一丁点儿关系呢?想想我们自己的人生局限,我们怎能不把孩子关键期的成长当回事呢?
“我不懂教育,不知道如何做”?没关系的,只要你懂得教育不只是老师的事情,只要你还愿意为教育自己的孩子花些心思,资源差不多是无处不在的。就算是耐着性子读一些与教育有关的心灵鸡汤,也是大有裨益的。
现在看来,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家庭教育而言,至少有两大好处:一是让我们刷新了对于学习的认知。孩子现在的学习方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可能会成为他最主要的学习辅助方式。这一段学习经历,这样一种学习样态,不会伴随疫情防控战的结束而结束。开放的网络、连线的老师、随时随地的学习会成为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常态。二是各大资源网站疫情防控期间的开放,必将刷新人们对于学习资源的认知。开放已经如同那个打开的潘多拉盒子一般,再也无法关闭了。没有开放和关联,任何资源都是无用的垃圾。只有开放和关联,才能让死的资源产生活的效益。我们的孩子如何在开放的资源中,找到他成长所需要的滋养,才是关键。
在这场战“疫”中,你和你的孩子一起并肩作战了吗?你们相互识别对方互为“共同成长”的战友了吗?
春天已来,病毒马上就走。但它带给我们成长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