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之教,化成天下——读《庄子》第十二天

      鲁国有兀者王骀,和孔子一样,是传播文化的使者,跟随他的人和孔子的差不多,不同的是他的教育方法:“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所以常季说他是个“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连孔子都说他是圣人。

      庄子的厉害是不讲道理讲故事,一个个小故事蕴含着大道理,王骀的故事庄子讲如何验证自己的修行境界。所谓“德允”,就是得道之人的一个自然表相。故事里的王骀,显然已经得道了,至少是悟道了,所以德行已经很充实圆满了,已经到了可以“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的地步了。

      从王骀小故事里转归当下的教育问题,当今教育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教育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唤醒学生的天性?

      自古所有的教育,都是老师说,学生记。老师给学生解释疑惑。而王骀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把老子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用之用发挥到了极致。他不用言语,从来不教导学生,他用生命撞醒学生的生命,或静坐、或站立、或行走,就可以连接到天地的气息,直接抵达学生内心,融化那些坚硬的块垒,让一颗冰冷的心活起来。学生去的时候混沌无明,离开的时候却是清爽透明、精力充沛。

      “不言之教,化为天下”这么好的境界,自认达不到,不过,每当夜深人静时,自己一个人会常常静思:静思处事之道、静思工作方法、静思家庭规划。。。每每想着想着,感觉人生很有意思,大脑很自由,放飞自我,感悟人生大哲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学 而 篇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
    人道酬诚2018阅读 10,717评论 1 16
  • 《天下》以篇首二字名篇。“天下”指中国的社会。《天下》的主旨既是《庄子》一书的导言,又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史学...
    雨寒老师阅读 7,751评论 0 10
  • 考证: 庄子名周,唐人提出其字子沐,惠子是他的朋友,一生贫困。除此之外,我们几乎再难得到关于他的任何确切信息。生于...
    云端木末阅读 5,480评论 0 8
  • 没有一个纯粹的乞丐 向你乞讨 他是在给予你什么 无论他说要向你讨要什么 都是他在给与你 而不是 你觉得是你在施与 ...
    黄龙河阅读 3,800评论 2 12
  • 过年,不过是父母在倾其所有,为了孩子们的周全。 儿时的过年,无外乎吃与穿、玩与乐。 放完暑假便期待着国庆节,国庆节...
    长空云剑阅读 5,089评论 8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