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刚知道有本书叫做《学会花钱》的时候,我感到非常诧异,毕竟花钱这个事儿还要学?这不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简单买卖吗?为什么还会有本书专门来说怎样花钱?
好奇心驱使,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才看了一个章节,我就深深叹了口气,好吧,我承认,我确实不太会花钱。
一、你知道你花出去的每分钱是花在哪了吗?
我一直都有记账习惯,如果你问我,“哎,你今天一天都把钱花到哪了呀?”我会特别淡定地拿出手机,打开APP,有条不紊地告诉你,“三餐花了25元,公交花了2元,今天上网买了考研辅导书花了48元。”然而,这远远不够。
在我的概念里,花出去的每一分每一角都被统称为“花费”,然而野口真人在《学会花钱》里告诉我们,花费有三种——消费、投资和投机。
所以我那天的支出情况其实是这样的:
消费:三餐25元,公交2元
投资:买书48元
投机:0元
所以,这才是我们花出去每一笔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二、对于消费:你有没有花了不该花的钱?
所谓消费,是指为了满足欲望而消耗资产、服务的行为。比如我们为了满足食欲去吃饭,为了放松心情去购物,那么支付的相应费用就是消费支出。
但一笔钱究竟花得值不值取决于效用。我们在花钱之前往往会预估从某种商品中获得的效用,以估算它的价值。
书中坦言,花钱的决策机制非常简单,决定因素就是我们得到的价值是否大于支出的金钱。价值大于价格时就可以购买,价值小于价格时就暂时观望。原则说来确实简单,但是我们好多人都入了“不该买却买了”的坑,这又是为什么?
因为效用,是指情感的满足程度,它具有很高的个人主观性。比如一个人被困在沙漠里三天三夜,最后一点水也喝完了,这时候他会说,“如果这时候有一瓶矿泉水,就算是2000元我也买!”但实际上,一瓶普通矿泉水只要2元钱。所以,效用并不单单是由价格决定的,它还受到购买者身处的状况、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可以思考下,现在手机品牌那么多、功能那么全面,你为什么偏偏买并不十分实惠的iphone?它对你而言价值大于价格吗?
三、对于投资:你知道它将给你带来多大的货币价值吗?
还是回到我在开头谈及的我某一天的开支,里面有一项花费是买考研用书,这个项目就属于投资。因为如果我考研成功,那么我的月薪就会得到一个增长,这种会给我带来未来货币价值的支出就可称为是投资。
这种“将来产生的金钱”就被称为“现金流量”,它指的并不是存在于当下的现金。而某项投资能带来多少货币价值,是看其将来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数额。就好比我考研,它能为我带来的货币价值,就是之后加薪的这个数额。那其它投资也是如此,当我们投资与理财产品或其它方面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此来评估这项投资是否值得。
四、对于投机:你为什么明知道概率小却会去尝试?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有提到某天我从健身房出来,正巧经过一家彩票店,当时彩票店已经关门了,但是门口扫了一大堆的废弃彩票,这让我陷入深思,为什么如今还有这么多人在买彩票?
野口真人在书中阐述了多种概率误区来表明我们时常会陷入商家的陷阱,并保持盲目乐观。中彩票的概率低吗?很低,几乎为零,但又不为零!每个人都想着万一我真用2块钱换到一个大奖呢,运气这事谁说的准啊,然后就去买了。这时,我们是不理性的。
对于这类投机事项,《学会花钱》并没严令禁止,它反而给出了一个公式:现金流量的期望值(你预期得到的钱)=概率x未来现金流量(如果投机成功可能会得到的钱)
当参加此项投机的费用少于“概率x未来现金流量”,那么这笔交易是划算的,我们可以参加,反之亦然。
所以我们现在知道了,消费的价值由效用(个人满足程度)决定;投资的价值由将来创造出的现金流量决定;投机的价值由其将来产生的分红决定,当然还包含了贵金属及绘画作品等不会产生现金流量的商品。
知道了开支的真相,我们就能有针对性地去预算每笔开支,让每笔钱都花得值得。
—END—
相关读书笔记分享: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林小白。热衷旅行,热爱写作,正过着白天写公文、晚上写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