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回顾上一篇,我们聊到西方的骑士精神,一定程度上就是西周时期的“贵族”精神。 我们嘲笑的宋襄公,“蠢猪式的仁义”,其实正符合当时的“战争规则“。
今天我们聊聊从春秋到战国,主流思想变化有多大。
01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到底是真还是假?
周王朝后期衰落,周幽王有个漂亮的妃子,名叫褒姒,她长得实在太美了,但就是不爱笑。
一天,周幽王想到一个好办法,他带着爱妃到骊山的烽火台边,点燃烽火。
一时之间,狼烟四起,烽火冲天。各地的诸侯们看到狼烟警报,从四面八方赶来救援。
诸侯们赶到骊山之后,没看到敌人,知道被戏弄了,又灰溜溜赶回去。
褒姒看到千军万马来了又走,戏弄成功,觉得好玩,就笑了。
周幽王也开心,但后来真有外地打来,周幽王再点烽火时,诸侯们真不来救了。
这故事耳熟能详,但明显是假的。
因为骊山位于陕西省,在陕西省放一把狼烟,如何能让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的诸侯同时看到?
即便是诸侯们能看到,按照当时的交通工具,远的诸侯要赶几个月才能到,难不成让褒姒在烽火台边等几个月,就为了一笑?
但这个假故事,却说明了一件事:就是周天子已经号召不了各地诸侯们了。
02 为何伍子胥叛国投敌灭了楚国,却称他为“烈大夫”?
楚国有个人,叫伍子胥,他比孔子大8岁。
他父亲和哥哥被楚国国君给杀了,为了报仇,伍子胥跑到吴国,带着吴国的军队,把楚国给灭了。
这个有名的复仇故事,仔细分析一下,伍子胥的祖国是楚国,但他却投奔敌国,还反过来灭了祖国,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但先秦史籍,比如《左传》《战国策》,这些书都是肯定了伍子胥的光辉事迹,说他是“烈大夫”。
甚至,楚国的诗人屈原,好几次写诗歌歌颂他,还说要投入大海,去追随伍子胥的灵魂。
如果岳飞的三个儿子,照着伍子胥的做法,去投奔金朝,帮金朝灭掉宋朝,还会有人歌颂他们吗?
很明显,人们给他们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为什么?因为伍子胥的做法,是”周秦之变“以前。
在周代社会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当时社会的最高原则是:家大于国。
《韩非子》中有个故事,说是鲁国有个人要去打仗,但每次都开小差,孔子就问他,这个人说自己是独生子,战死的话父亲就没人养了。
孔子一听,觉得这个人道德真高尚。
儒家认为“血缘是高于一切的”,那么伍子胥灭祖国,为亲人报仇,就是应该被称赞的。
但秦代之后,中国人开始推崇另一种价值观,叫“忠孝难两全”,“大义灭亲”“舍小家顾大家”。
因此岳飞儿子要是去投奔金国,那就是叛国贼。
03 孟子骂墨子“禽兽”思想,但他们有着共同理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们也互相对骂,孟子还攻击墨子的思想,是“禽兽”思想。
墨子原来是是儒家弟子,后来因为与儒家思想有冲突,干脆就做了儒家的叛徒,自立门户成了了墨家学派。
他强烈反对孔子的“仁者爱人”思想,也难怪孟子对他这么大意见。
但即便百家争鸣,他们思想上却有个共同点,就是追求“大一统”。
他们都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长期如此,必然民不聊生。
写在最后:
周王朝没落以后,春秋战国纷乱,各国你争我夺,乱世人才辈出,大思想家们也追求“大一统”。
周秦之变后,人们思想与价值观也发生巨大变化,“国比家大”,成了主流。
下一篇我们重点聊,为何各国都在变法,只有秦国能成功?
下一篇继续聊,关注我不迷路。
不算佛系的我,会不定期更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