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简晓
和朋友坐在单位对面的咖啡屋闲聊,下午的阳光不那么刺眼,暖暖的照射进来,座位在落地玻璃窗旁,我喜欢这样的位置。
隔着玻璃窗看着来回走过的人,很有意思,因为在单位的对面,能看见好多同事。
朋友问:“是不是选错地方了,都是你的同事?”
我觉得无所谓,以为走路的人,都不会往两旁看。
正聊着,一抬眼与我们主任对上了,她也看到了,我笑笑,以为她会直接走了,没想到蹭的一下走进来。
“我一看就是你,你又在这烧钱那,这咖啡多少钱一杯,真奢侈,别老坐在这么显眼的地方,让领导看到多不好?”
哐哐哐,说完一大堆就走了,朋友瞪着眼看我,我又笑:“我们单位这样的人很多,总拿他们的三观给被人忠告、建议。”
“知道你们是体制内单位,没想到人都无聊成这样了,你不在意吗?她告你领导怎么办?”
“在意过,以前,年纪小的时候,现在这些人、这些话只会在我眼前嗖的一下就过去了。”
朋友哈哈的笑起来。
年纪小的时候,很在意旁人的话语、态度,我曾经一度敏感到神经,能很快捕捉到周围的人一点细微的表情,语气的转换,动作的变化,把自己差点累死,活在看别人脸色中。
这些都源于性格的缺陷,内向、孤僻、没有安全感,活在灰色区域中,后来强迫自己走出来,可能是出于本能,自救。
走出来后,我依然敏感,看人、看问题总是很透彻,从表象看到本质,显现各种人的底色,我后悔没有学习心理学,也许能成就一代学者。
有朋友说:“你是不是太过于较真,你看到的未必是真的,也许和你想的完全不一样。”
也许吧,可我习惯把事情、人想的最坏,然后再想解决的办法,骨子里太悲观,认为只有悲观主义者才能长久的活着。
我害怕一大堆人一起上班、下班、聚餐,感到束手无策,脸上堆起的假笑,拉扯的肌肉都僵住了,我本身长了一张修女脸,如果不牵强的笑,别人都误会是不是欠我二百块钱。
以前有一个同事,自带笑脸苹果肌,笑起来好看、亲和,看到谁,都能笑出来,我很羡慕来着,可我真的来不了。
我一度喜欢银行的工作,因为那里有玻璃窗,与外界隔开,这样的距离感,我感觉很舒服、安全,也能自然的说话、微笑,玻璃是透明的,看得到彼此,可是还是有一道屏障,让对方不能靠近。
朋友突然叫我,我才回过神来,“你又犯病啦,又飘到哪去啦?”
呵呵,继续。
朋友指着窗外的人,“看我俩像不像站台坐标,我们是静止的,他们是流动的,你说会有多少人注意到这里坐着两个人?”
这些流动过往的人们,也不会注意到有两个人正观察着他们,他们就像我们生命过往中,发生的事、走过的人,有些会驻足停留片刻,有些匆匆过去,大多数都不会在站台停留太久。
我的心里一直都有隐形的玻璃窗,出于对自身的保护,活在玻璃窗的这边,对面的人也不要冲进来,这样才能保持长久的相处模式。
也曾冲破过玻璃窗,以为伸出橄榄枝,一定会收获真诚,没想到真心都被利用,然后踩成狗屎。
我的表姐,在近四十岁时被公司裁员,又是独身,从大连投奔来,我们曾经很亲密,虽然许久未见,太一直有联系,对于她,我很想帮忙。
这个年纪再找工作很难,于是我建议她开个快餐厅,本身也是喜欢做饭,我张罗着店面,甚至拿出积蓄与她合股。
有一天,中介来电话有个好店面,我和老公都有事,让表姐自己去看下,她突然拉长脸生气了:“凭什么我一个人去,我不去。”
我惊住了,这算什么事,明明是帮她,她还发脾气。
类似的事发生过好多,只要不顺她意,立刻就给我脸色看,我想明白了,她只想我们给她现成的,于是摊牌让她另寻他处。
表姐走了,算算几个月来的开销,都是我供着吃喝,再有搭出去的时间、感情,原来她根本无视我们之间的感情,只是为了让我帮忙而已。
单位一个要好的同事求我写篇论文,我答应了,其实写一篇论文都是要钱的,觉得跟她关系不错,写就写了,没想到,听别人她宣扬给了我三千块钱,我发微信问:“怎么回事?”她直接把我拉黑了。
看着发不出去的微信,我无语。
有了一次次的教训,我的玻璃窗开始加厚加固,让自己尽量变的更冷漠、自私些,别人怎么说也无所谓,在亲戚间也传播着我冷酷无情。
管他呢,好不容易从原来的灰色区域走出来,刚刚看到点阳光,难道就要被这些所谓的亲情、友情遮挡住吗?
尽管生活不如意,前方有很多沟沟坎坎,我依然努力扒拉着前行,为了收纳光亮、希望,只能带着保护壳,像蜗牛一样,外界有任何不安全的触碰,就缩回去躲躲。
对于好的朋友、亲人,我有,就像眼前,手捧着热气腾腾的咖啡,正笑颜如花的看着我,她知我的性格缺陷,我懂她的不易,哪怕就是这样坐着,不说话,看着窗外,这个下午也是美好的。
与这样的朋友,深知彼此的底线,也都有各自的玻璃窗,不会去碰触,因为知道,如果想说一定会说,不想说时,静静的陪伴就是最好。
玻璃窗低头急走的过客,有的会瞟这边一样,立马就会被关在记忆的门外,真正能够在我们这一站停下来坐一会的,能有几个呢?
我把咖啡杯拿近玻璃窗,雾气瞬间遮住眼前,用食指在上面画了一个心型,心的周围画出的亮条,可以看清玻璃窗外,来自玻璃窗对面的我们,这个亮条就是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