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摘抄】
这段话是在讨论是以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也就是通过恐吓民众心理来减少犯罪,还是通过引导人性来避免犯罪。孔子一贯主张以德治国、以德化民,认为上行下效,社会风气形成在于统治者的表率引导作用,民众是追随者。德治在于引导培养、法治在于惩戒恐吓,德治约束性不强、但严刑峻法不服人心,人的性情和生存境遇各不相同,因此德治为本,法治亦不可偏废。
【感悟】
杀戮带来的是恐惧,人心惶惶,危害性极大。上位者以身作则,施仁政,以教化为主,法治为辅,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创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