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领导就是中师毕业的。
有人说二十年前的中师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非重点大学,三十年前的中师相当于现在的985,211重点大学,1977年至八十年代中的中师相当于现在的重点大学硕士以上学历。
我的老领导是81年的中师毕业。
中国教育的发展,尤其是乡村教育的发展,他们是最大的功臣。他们是中国教育的基石。
然而,对他们自身来说,一辈子从事中小学教育,显然是屈才。他们的素质,以中国当前的标准来衡量,绝不是一个中小学教师的素质。
我不能说,素质高的人不能从事教师岗位,但以目前国家对中小学教育的投入之少,以教师岗位收入之低,他们所获得的,和他们的能力素质是完全不相称的。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谈起往事的时候,常常有失落感,慨叹自己当年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付出了自己前途的代价。
但是,他们在经过师范专业的养成教育和多少教师岗位的浸润,一个个在业务能力上出类拔萃。
在这样的矛盾和焦虑中,他们艰难前行,为国家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把自己变成一支蜡烛,照亮着一批又一批学生的内心。
这批人加入到基础教育行列,确实是我们教育乃至中国基础教育的大幸。有人说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尚不至于坍塌,关键是还有这批人在那里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