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感”的本质是“适应”
#我们是怎样认识世界的
,1,认识和适应外部环境,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认识环境,通过认识和适应,确定某个目标为中心,建立起一种理想的行为模式。
2,当心灵活动都发生在目标确立之后,某种程度上自由行动的能力是目标确立的基础,行动能力会朝着心灵目标去执行,让心灵变得丰盈,执行能力会让心灵充满安全感。
3,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调动所有的身体器官,感觉器官,来与世界建立联系。通过感官器官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观。如果我们要去了解一个人,要弄清楚他的主导感官系统(他认知世界的主要工具)是什么,通过彼此了解个人行为与反应动机,和某些方面的器官缺陷在其童年时世界观形成的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心灵目标——与外部环境相应
1,目标确定了心灵的状况和未来发展,一个恒定的目标在约束,引导,修正和推动人心里的各种活动,人才能思考,认知,做梦和有各种追求。每个人都想适应环境,在环境面前做出正确的反应。人与自然、社会、宇宙的紧密联系决定了目标的确立,-然后去适应未来的环境。
2,很少人能真正了解自己的目标,所以这一步非常重要。根据行为模式和对事件的看法与态度做出的行动,通过点与线的连接,可以知道一个人的人生脉络和性格特点有个整体的映像。所以说根据行为推导目标,也是深入研究人性的重要一步。
3,每个人目标的确立都会受到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我们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束缚中,竭尽所能想要找到一种既能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又能保证自身安全的理想状态。
#性格是适应社会的模式
1,性格是一种社会概念,产生个人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性格是一种心灵现象和态度,是个人在与外部环境接触时表现出的品性和涵养,性格也也是一种行为模式,是个人发展社会感,追逐优越感的依据。
2,性格和生活模式一样,都是后天养成的,并且有一定的独特性。性格让我们遭遇任何阻碍都能按部就班的继续生活,因为它有延续过往生活习惯的作用,和遗传,天赋没有大的关系。行为模式是性格特征的基础。
3,人生目标对个体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世界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的一举一动和所有心灵活动都是在人生目标的引导下产生的。在成长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的难题,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可以提升价值感和优越感。每个人追逐优越感,适应环境的方式都不一样。我们会通过学习,效仿身边哪些成功人士,权威人士和受人尊敬的人的言行举止,思维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
人最根本的能力——社会兴趣
1,建立链接,在人与人建立联系的过程中,通过合作和履行自身职责,提升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产生的兴趣,能与社会环境发生链接和改变的思维方式。
2,人的各种能力都是在社会兴趣的基础上产生的,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社会兴趣,我们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将处于怎样的一种状态。离群索居的人不需要讲究逻辑,也不需要和人对话,也就不会产生兴趣,可有可无。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社会兴趣对这两种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兴趣支撑着我们整个生活,让我们在危险重重的环境中获得一定的安全感。
总而言之,安全感的本质是适应,树立目标,认真贯彻执行目标,建设好心灵内核才能适应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