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最近有点新状况。
周二早上跑到我跟前,问我,爸爸好久做作业?周三送到学校,准备离开的时候,问我,爸爸下午哪个来开家长会?……
总是听我们的安排,被他主动追着问,这是成长的惊喜?
“艺术教育究竟要带给儿童什么?”
“加‘生活化’的用意在哪里?”
“选题表述的逻辑不通?”
“艺术素养评价的维度如何更科学?”
“工作坊的讨论如何更具有引导性?”
面对德教授、友院、芳所专家接连的追问,“让艺术生活化融入评价”工作坊的丹,时而点头,时而沉思,时而凝视,时而勾写。
在此之前,她呈现对三个问题的回答:
1.工作坊的主题——学术定位
2.工作坊的主旨报告框架——学术逻辑
3.工作坊的现场——学术呈现
好吧,转化一下话语体系,丹表达为:
1.工作坊名称的确定?
2.学术定位的方向性与准确性?
3 .基于一线的研究,怎样更具科学性、系统性?
我欣喜地看到,从上次分为音乐、美术的各自思考,到聚焦艺术素养的评价,团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讨和深度整合推动,这一定位也得到了各位专家的肯定。
在回答了会前提出的问题后,专家们顺着坊主的回答进一步询问真实的想法,坊主暴露了真实的思维过程,专家们顺着坊主的思路,捕获其中的要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追问,一连串的问题促进了坊主的反思和与会者的思考,从而达到了解决问题或启发思维的目的。
每一次对话是促进自我的学习,实践的清理和下一步工作的规划。
“评价结果运用”工作坊,从起始研究的“0”到昨天的介绍,基本厘清了选题的学术内涵和内容维度。我问武,他说兰查阅了这么厚(手比划)的国内外文献资料。
梁将“课堂评价”选题的关键词与学校已有研究和工作坊设计对应,清晰地规划了研究的线索,敏将在课程部牵头试点过的评价工具进行了优化,为技术的引入奠定了基础。
面对同样的3个问题,各坊主选择了不同的研究切入口。团队深入研究、文献综述、实践经验清理等工作方式,给大家如何持续的推动带来了很好的启示。
在回答校内问题的基础上,专家的“二度提问”与点评,追问了研究的价值,激活了思维,基本明确了方向;虽然各工作坊的研究还处于不同的阶段,参差不齐,但促进了大家深入思考,提高了工作坊自我学习、研究、前行的能力。
艾老师在“2.学术的逻辑是峰会的起点”下,给我留言说“内容很好,可以不用美篇那些花里胡哨的形式。评价的学术逻辑很难,加油~”信息量很大,分析起来主要反馈了这几个方面……(此处省略200字)
得到对文字内容的讨论和建议,这是我坚持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