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牌的秘密》是继《苏菲》之后,看乔斯坦的第二本书。比较之下,这本哲学论点不够系统,但故事性更强、想象奇特引人入胜。它以童话寓言来诠释世界和人的意义,读起来不费劲,其中对丑角的解读是本书的一大亮点,很启发性。具体的故事情节就不剧透了,这里就说下个人感受与启发吧。
这里有迷失自我的妈妈、散发哲学家气质的老爸、聪慧又好奇心重的小男孩,也有古怪的侏儒指路人、孤僻的面包店师傅、袖珍的小圆面包书,还有神秘的魔幻岛珍宝、美味绝迹的彩虹汽水、浑浑噩噩的扑克家族,更有清醒而孤独的小丑人。他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跳出来,向你诉说着一个孤独的秘密了。
人生原本是一则美妙的童话故事,而长大后变得“世故”的我们,竟然剥去它那袭神秘的外衣,把它看成一枯燥无味的“现实”。
我们是如何变成那52张纸牌人的?
奔波于生计的人们对生活渐渐习惯,失去了最初的好奇心,他们已经成为黑桃牌,梅花牌,方块牌,红心牌中的某种角色;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划入,因为这样才能与其它牌和平共处,你好我好大家好。可能许多人都忘记了,其实我们一生下来就是一个小丑。
当我们呱呱坠地的时候,带着一顶小丑帽,眼眸清澈充满探究,周围的一切都是如此奇妙和富有生命力。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看多了周遭事物品足了世间人情,我们取下了自己的小丑帽。渐渐地,我们把自己包装成了或亲切开朗的红心,或刚猛暴躁的黑桃,或呆滞僵硬的梅花,或含蓄敏感的方块;渐渐地,我们不再为寒梅飘香而咏叹,不再为杜鹃啼血而感伤,不再轻易拨动心底的琴弦,不再敢真正的微笑说话;渐渐地,我们追名逐利不可自拔,我们嘲笑排斥存世不多的小丑;渐渐地,我们或夸夸其谈,或消极避世,感叹人生的苦闷无聊。这哪里还是初见时的那份美妙诱人?
衰老的不是世界,世界永远都是清新的,衰老的是我们。
我终于领悟,人类对“生存”的喜悦和好奇永远都不会消失。这颗赤子之心也许只是少数人所有,但绝不是时间毁灭得了的。只要人类和历史继续存在,让小丑尽情游戏,这颗赤子之心就会不时显露在人间。古代的雅典有苏格拉底;现在的艾伦达尔镇有我们父子两个。毫无疑问,其他时代和其他地区还有其他小丑,尽管我们这种人不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