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一棵小桃树》中孩子们含“仙桃”入梦这段小插曲呢?上学期的一节语文课上,谭同学提出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老师,这么多的孩子含着桃核儿做梦,为什么独独我一个人甜梦不成而到院子角落处埋核蓄梦呢?
未知老师们遇上这样的提问会如何处理?当时班级好多同学纷纷表达了看法,有的说是因为“我”自小就有着对幸福的渴望,有的说因为“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成就自己的梦想,还有同学认为这是作者的艺术提炼,未必完全真实。对同学们的大胆猜读,我都表达了肯定,同时也分享了自己的一段往事:老师小时候也有一段类似的经历,当年物质匮乏,饭食以咸鱼白菜居多,偶尔有点像腊肠之类的甜食下饭就足以让我们这群小学生兴奋一个中午。也许是惦念吧,遇到配腊肠的午餐时,我们总舍不得大口大口吞咽下去,于是“调皮”的小伙伴们就发明了一个“含腊肠”游戏,比赛谁含的时间更长。现在回想一下仍会不自觉地笑一笑,挺有趣的,这样的趣味在童年时感受得特别深。那时候我们大多数同学是含着腊肠午睡的,试想一下,如果是你,能安睡吗?很显然是否定的,更不用说做一个好梦。整个中午辗转反侧,愈是强迫自己入睡,就愈难安眠。我们中没几个能忍受腊肠香甜的诱惑一直含着坚持到午休结束的,要知道,当时可是要躺在桌板上睡两小时的呀。不耐烦啊,个个动弹不安,整个教室的桌子、椅子瞬间奏起了交响曲,“吱吱呀呀”的。看班的老师也被惊觉过来了,她火冒三丈,站起来刚想找个人怒骂一顿,可除看到个个眯缝着眼睛,什么都没发现,更没找到恶作剧的证据,所以只能无可奈何成为“强迫入睡”的“共犯”了。
我当时问同学们,听完这段往事,大家对文中这段“含核入梦”的理解会不会容易些?学生欣然地点点头,再次尝试猜读,好几个学生还推翻自己之前所说,给大家呈现了不一样的解读。一段研讨下来,我们几乎形成了共识:小孩子的精神状态本来就很好,加之新鲜事物的刺激就会更亢奋。虽然文中没有提及其他孩子的入睡状态,但从以上的逻辑中,我们还是能够大致地想到:童年的“我”以为其他孩子能做梦,实质上,他们也未必能安然入睡的。睡不着的孩子会怎么样呢?奶奶爱孩子,当然不会明令禁止躺床的,所以文中的“我”自然也会找个地方寻个理由去摆脱束缚,寻的理由是什么呢?孩提时的我并没多想这些,奶奶说什么就信什么,奶奶说桃核有梦,那就埋在土里吧,相信一个更好的环境能把这个梦保留下来,盼望着有一天它会从土里钻出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出梦想中的桃花。
我为什么要选这一段课堂实录来说呢?依稀记得那天跟学生互动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从中收获了哪些写作方面的启发?如果没有了这件事,贾平凹这篇文章的走向会出现什么变化呢?学生都纷纷结合七年的写作学习经验在小组内形成多角度的观点。他们的想法都是用心而来,所以我并没从程度的深浅用成年人的眼光去评判,只用小结的方式肯定自己听到的以及记住的,尤其对我有启发的在班级提炼了几点,以参与者的角度分享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个语段在课后就立刻敲到电脑上了:
我想,如果贾平凹遗忘了这段往事,也许就不会有《一棵小桃树》一文了,就算写出来也不会跟梦想希望和幸福关联起来了。而这样的小事却是最容易被忽略和遗忘的,因为它处在幽深精微之处,低调得不容易被挖掘更不容易让人看得起它从而设法注意它去记住它。它也像一棵“没出息”的小桃树那般不被人待见,因为大多数人都希望轰轰烈烈,过得所谓的“有意义”,可惜的是,平淡中的“小确幸”才是生活中最常态的精彩。同学们,未知这样的“小确幸”你都记住了吗?你们有随时记录的习惯吗?如果有,那么你将会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你随时可以翻看幸福、回忆幸福、享受幸福!
此文于2018年9月21日周五修改
符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