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刚上高中,高强度学习节奏和各种不适应导致他情绪比较低落,抱怨等负面情绪较多。想着怎样缓解他的压力,让他度过迷茫时期。
刚好在【得到】上看到吴军老师的《态度》这本书出版,这是吴军老师首部个人成长类著作。通过写给俩女儿的四十封信,围绕六个主题来表达"很多理念,唯有亲情间才会传递":
-人生哲学
-洞察世界
-对待金钱
-人际关系
-有效学习
-做人做事
每封信的标题都极具吸引力:“成功是成功之母”改变了长期以来总以“失败乃成功之母”来激励他人的认知,“最好是更好的敌人”让我们知道什么事都追求完美并不是一个好的主意,“如何拥有抵制诱惑的定力”让人想快速了解的冲动......等等,果断第一时间入手。
吴军老师认为,由于处事的态度不同,起点差不多的人会不断分化,进而拉开命运的差距。同时也分享了和子女沟通的四个心得(实际是四个心得原著写的是三个,第二次印刷估计能改过来):
第一,子女不是家长的私有财物,而是上天给父母带来的最好的礼物,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需要尊重。
第二,虽然子女和自己在基因上有传承关系,但是不要将自己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转嫁给子女,特别是要求他们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第三,同一件事情对不同人来说,给予的建议常常是因人而异的,因此没有绝对好与不好,只有适合和不适合的。
第四,沟通需要是双向的,很多时候倾听孩子的想法,比发表意见更重要。
虽然说的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心得,“很多理念唯有亲情间才会传递”的封面强调的也是亲情之间。但我认为很多理念是相通的,不一定要基于某种关系,可以单纯强调理念本身,不同情境下也许都可以适用。譬如上述心得稍微延伸一下,公司的上下级之间也能有些启发:
第一条,上下级之间的相互尊重,是协同工作的前提。
第二条,带领下属一起往前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三条,不同性格员工沟通方式应有所不同,同因材施教的道理。
第四条,学会倾听是领导者的必备技能,更有利于发挥领导力。
前言部分引用了撒切尔夫人的一段话: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和行动。
注意你的言辞和行动,因为他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吴军老师建议在这段话前面,再加上一句:
注意你的态度,因为它能影响你的想法。
贯穿在一起就是“态度决定命运”,也就是本书的序言。
虽然60年代的吴军老师和70年代的我年龄相差不大,与他的女儿也有性别差异。但我依然想以吴军老师女儿的视角来感受四十封信里传达的信息,感知对方的感觉会感同身受,也许这样更有收获。
期望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领悟,能和处于迷茫和焦虑的儿子一起分享。